新任制片人周奇峰来汇报督公电影宇宙的进展。

两人边走边聊。

沈善登将这些外部纷扰暂且压下,将精力集中到公司的项目推进上。

除了已经定档的《嘉靖》、《锦衣卫》的筹备,他也开始着眼《无人区》的前期准备。

“师兄,《嘉靖》已经定档今年贺岁档,首支预告片反响不错,后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了。”

“《锦衣卫》的剧本最终定稿了,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京哥去瞰景了,这次打算玩把大的。”

“因为动作设计和特效场面比《督公》更复杂,筹备期要长一些,还要重新造景,初步定在明年年初开机。”

沈善登边听边点头:“和有德你们商量一下,弄个计划,《绣春刀》也要提升日程,我打算在青岛造个城,到时候和当地政府谈谈。”

《囧途》拍摄的时候,他就和青岛相关部门谈过建个影视基地的事。

不过这个合作双方都需要时间,要一点点推进。

周奇峰道:“《绣春刀》肯定是我们一系列工作的落脚点。”

“嗯,节奏把握好,质量是第一位的。”

沈善登点点头道:“走,一起去会议室,刚好有节课。”

制片班。

包括周奇峰在内,这期制片人培训班一共选了五个人,都是参与过《督公》、《嘉靖》、《囧途》等项目的核心制片团队成员。

平均年龄才三十岁左右,非常年轻。

都是公司内部有潜力的苗子,已经上了段时间课了,穿插项目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培训。

课程内容有理论,还有结合《督公》、《囧途》、《嘉靖》的实际案例进行复盘分析。

理论部分,有北电管理系,以及石油大学工程管理的老师授课。

这些高校里的老师还好,也没什么经验。

实践部分,公司聘请了重工企业的工程师,充当顾问。

闹出了不小笑话,人家来看了流程,第一反应就是,这管理也太混乱了。

当得知沈善登公司的几个项目,已经是电影行业组织管理最顶级的,遥遥领先于同行。

就非常难绷。

整个课程,包括制片课程、导演课程的教材,都是他们一帮人慢慢摸索的,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一起编写教材。

没有学习对象,这是电影行业头一遭。

编写的,名为教材,其实是电影制作操作手册。

沈善登偶尔也会亲自来授课,有时也会来听课。

今天这节课,是务虚的课。

沈善登讲的是他对于制片人这个角色的核心定位。

他开门见山道:“很多人觉得制片人就是管钱的,或者就是给导演打杂的。在我看来,都没说到点子上。”

“制片人的核心定位,就两个词:管理和定向。”

“管理,不是指手画脚,而是要把整个剧组的资源,人、财、物、时间,高效的整合起来,确保剧组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顺畅。小到一顿盒饭,大到拍摄周期,你心里都得有本账。”

“更重要的是定向。”

沈善登加重了语气,“制片人要深刻理解项目的核心目标是什么,要把握住剧组工作的整体方向不跑偏。”

“你的首要任务是配合好导演的创作,为导演排除万难,提供最好的创作环境。但这不是无条件的服从,当导演的创作可能出现重大偏差,可能损害项目根本时,制片人必须有站出来纠偏的勇气和能力。”

沈善登要走的路,不是好莱坞的制片中心制资本至上。

也不是国内导演中心制,项目好坏纯看导演发挥,作者电影气息浓郁,神一手,鬼一手。

沈善登要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制作之路。

他总结道:“所以,一个好的制片人,既是导演最可靠的盟友和后盾,也是项目航向的瞭望者和校准器。既要能埋头拉车,也要能抬头看路。”(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