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具身体原本的记忆,段文俊便已经知道他们段家有钱。

可饶是他心中有了一些概念,可当看到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田地,他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当日段大雄为了救儿子,已经变卖了大半家產,他本以为段家的处境,恐怕有些不妙。

可是,看到眼前的这片田產,他方才知道,或许是之前这具身体的无知,完全限制了他的想像。

这具身体的记忆中,仅仅只是知道如何钱,具体这段家如何营生,有哪些產业,这些钱怎么来的,根本一无所知。

看到段文俊一脸震惊的模样,段大雄哈哈大笑起来“这算什么,段家堡东临復水,背靠峈山,其余两面都是良田。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及一半。”

段文俊再一次震惊了。

放眼望去,这一片田地至少都有上千公顷之多,若是不及一半,那岂不是说段家的田產,得有三四千公顷之多了。

几千公顷,那可是上万亩的良田……

古人,诚不欺人。

每每形容家產富饶的时候,便会写上一句“家里良田万亩”。

段文俊本以为只是故事中的描绘而已,想不到居然是真的……

段家仅仅是望江这么一个小县城的財主,就坐拥著万亩良田,那么其它大地方的地主老財们呢?

“那我们仅靠这些田產,岂不是一年要坐收数百万斤粮食?”段文俊看著段大雄惊嘆道。

数百万斤粮食,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了。

段大雄闻言,顿时笑了。

“数百万斤?能有那么多,你爹每天都要笑醒了。”他摇了摇头“去年风调雨顺,我们方才入仓近万石,算是都已经很不错了。若是年成一般,能有数千石就很不错了。”

段文俊知道,一石就是一百斤。

数千石,也就才几十万斤而已。

“才数千石?”段文俊一脸惊骇“怎么可能呢?”

段大雄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苦笑。

不过想到段文俊从来都不过问產业的事情,不知道这些事情也是正常。

此刻见他若有所思的模样,段大雄便讲解了起来。

段文俊既然有兴趣了解,他自然愿意给他说。

“像去年一样风调雨顺,一亩地能產两石半粮食,这已经算是极高的產量。若是寻常年,能够均產两石便是万幸。”

“不过这仅仅是地里的產出,若是按照段家堡的以前的规矩,农人们需要上交七成租子给段家,倒也不错,一亩地能够有一石余粮食,刨除赋税的部分,我们还能得个一石左右。”

“你娘宅心仁厚,看不得的这些农人疾苦,將我们地里农人的租子从七成减免成了五成,我们最后拿到的也就一亩地不到一石了。”

“段家堡共有一万一千三百四十二亩,按照半石微余一亩来算,也就是七八千石的收成,能够进我们段家的粮仓。”

段大雄如数家珍,因为这些数字在他心中已然滚瓜烂熟。

看著段文俊眉头紧锁的模样,他又淡淡笑道“文俊,你不用担心,我们虽然年成不高,可是我们段家乃是以田產发家,粮仓的粮食几辈子都吃不完。”

可是他不知道,段文俊皱眉头,並不是因为段家田產上的收成太少,而是田地的產出实在太低了。

在段文俊的世界观里面,有了袁爷爷研究的杂交水稻,亩產千斤都是常事,甚至亩產两千斤都不是梦。

可是按照段大雄的说法,一亩地才產出两石半粮食,也就是两百五十斤都算是高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