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朝议,就碰上高端局。

这运气也没谁了。

而且刘禪也明白,自己之前想完全倚靠诸葛亮,只是在暗中做一些微调布置的想法,已经彻底不现实了。

在当前的蜀汉內部局势下,他这个皇太子,必须要走到台前,当朝堂的主导者。

也唯有自己能稳住局势。

他当不了刘阿斗。

他有且只能当大汉皇帝。

只是现在棘手的问题就摆在眼前,诸葛亮跟李严,他要护哪一个。

但无论护哪一个,都会得罪另一方的人,相较而言,丞相的建议更为中肯,但也有些过於保守求稳。

李严私心虽重,却也暗藏著民意。

总体而言,既要肯定丞相的大方向,又要肯定李严稳固荆州派人心的必要。

但自己该怎么居中调和,乃至是破局呢?

刘禪有些挠头。

这种高端局,真是人能玩的?

完全是蹺蹺板,按住这头,浮起那头,等什么时候控制不住了,蜀汉就內爆了,他现在甚至很想让刘备活过来,这给他留下的是什么烂摊子?

举殿安静。

诸葛亮铁青著脸,沉默不语。

李严则神采飞扬,眉飞色舞,仿佛已稳操胜券。

黄权、冯习等武將,则大多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已游离在朝堂之外,不想牵扯进这场政治风波。

再后面的一些文臣武將,刘禪都懒得多看一眼,这些人没准还没自己对场中局势看的清。

刘禪蹙眉。

他在心中不断思索著。

但一时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最后只能寄託於那些縹緲的『英灵』。

『想想秦始皇会怎么做?想想刘邦会怎么做?想想汉武帝会怎么做,想想光武帝会怎么做?想想刘备会怎么做?』

『想想曹......』

就在刘禪在心中一次次『请灵』时,他突然想到了曹丕,不过这次他没有请曹丕,只是在想曹丕如果知道蜀汉跟孙吴的事,他会做些什么?

刘禪定下心来,开始仔细回想,歷史上夷陵之战前后,曹魏做了什么事。

大魏吴王?

还有便是魏国伐吴?

刘禪目光转动,心中暗暗思忖著,他若是没有记错,歷史上这时孙权已正式被任命为大魏吴王了,那是不是意味著,孙权此时是很害怕被两路夹击的?

不然岂会甘心对曹魏称臣?

另外夷陵之战后,便发生了曹魏伐吴,他虽不知道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蜀国遭此噩耗,曹丕依旧选择大军攻伐孙吴,这无疑也证明了,孙权背地做了让曹丕很不满的事。

一念间。

刘禪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心中有了定计,原本有些不安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