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大笑,讥讽道:“那能一样吗?”
“朝廷要的是武陵西部和南部,这些地界,除了一个沅陵,都是一堆山地,里面的蛮夷,跟东吴本身就不对付,而这些蛮夷却亲近大汉,大汉收復起来,自然会容易不少。”
“而零陵跟武陵又不一样。”
“零陵人多。”
“三年前,关將军兵败时,零陵郡的人口就有三十万之多,还有不少优质的產粮地,朝廷要是拿下,不仅能充实国库,还不用朝廷运粮,当地就能自给自足了。”
“拿下这些地方后,益州的东大门,就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了,东吴再想通过武陵、零陵,去挑唆南蛮叛乱,扰乱益州后方的南中,也就做不到了。”
“此外。”
“朝廷的確会派兵驻守。”
“但这两地,朝廷本来就有治理基础,不少当地百姓,也归心朝廷,朝廷想再度安定下来,也会容易很多。”
“等朝廷彻底稳固住两郡后,大可让蛮夷出兵,零陵出粮,朝廷派遣一些官员,就能坐镇两郡了,节省的人力物力,不知比占据南郡多多少。”
“最关键的是。”
“这些地不是东吴的核心要地,若是真的达成了协议,短时间內,东吴是不会轻易进犯的,而且失去了这一大半个郡,东吴的实力也会被削减。”
“这会让东吴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最妙的是,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域,都在东吴的控制之中,朝廷控制的,只有永安到秭归一线,而这一段,水流湍急,顺流而下容易,逆流向上却不易。”
“你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
邓芝蹙眉。
眼中露出一抹精芒。
“东吴將独自承受曹魏对长江的进攻。”
杨仪点头:“正是这样。”
“大汉只需守住汉中跟永安,曹魏给的压力,都会是东吴去承受,而这就会给蜀汉足够多的时间发育和休养,同时也会让两家的联盟更加紧密。”
“再则。”
“先帝在时,就一直有在修缮和加强,武陵和零陵跟益州的道路联繫,等朝廷重新掌握,一些时间精力,將道路进一步拓展,这两地也会被彻底纳入朝廷的掌控范围。”
“这就是殿下的高明之处。”
“没有被南郡这一个空壳子吸了魂,而是更注重大汉的实际得利,將东吴推到前面去吸引曹魏攻击,自身则蛰伏下来,积蓄国力。”
“等天下有变,无论是从永安和武陵出兵,攻打南郡,还是选择从汉中出兵北伐曹魏,主动权都在朝廷手中。”
“这就是兵道伐谋!”
邓芝若有所思。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依威公之见,我们这次出使,真正的意图,除了达成联盟协议,更要紧的,还是拆散魏吴联盟,让东吴只能倒向我们。”
杨仪笑著点头。
“如今殿下在夷陵那边,攻势如虹,若是等到殿下真的攻下夷道,到时我们的提议,反而会让孙权大呼侥倖,如果我没有预判错,孙权要么举棋不定,要么会答应的很果断。”
“一旦朝廷攻下夷道,朝廷大军就能威胁猇亭,还能进一步威胁到益阳,甚至是武昌。”
“而我等提议的议和,定会让孙权大喜过望。”
“不过,伯苗,对於夷陵前线的事,我们前面要装作不知,要装作大汉弱势,等孙权举棋不定时,我们再突然得到消息,一下態度模稜两可。”
“到时孙权还得向我等低头!”
杨仪抬眸,眼神充满了快意和讥讽,让孙权这般风流人物向自己低头,这將是何等快哉?
邓芝色变。
等抬起头,武昌城已在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