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
炎汉就是缺人用!
尤其是缺有想法、能给主意的人。
“唉。”
“大汉哪是夷陵之战后青黄不接,这是从开国就先天不足,益州的士人跟朝廷不登对,而天下大多数学问知识,又掌握在士人手中,因而这些士族是有恃无恐。”
“世家掌握知识,控制著释经权。”
“布衣、寒门、白身,就算被提拔上来,这些人的知识量跟博学程度,註定他们提出的建议,会相对短视,比不上士族。”
刘禪揉了揉眉心,感到很是棘手。
他现在终於明白,接下来的时代,为何是『王与马共天下』了。
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导致上至帝王,下至黎庶,都必须要看士族的脸色,与其说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对士族的妥协。
不如说是士族开始露出獠牙。
迫不及待的想成为天下的实权掌控者。
只是他现在该怎么办?
如何治理蛮夷,他竟然找不到人给办法,还得去问降將,去问降將中的蛮夷。
这事还不算。
就现在的情况,只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自己想办法,拿主意。
开始一肩挑!
刘禪抬起头,极目远眺。
天边的云彩渐渐变得昏暗,黑夜如同巨大的罗网,悄然笼罩了整片大地,牢牢掌控著天空下的一切。
刘禪转过身,下了城头。
虽然身边能提供建议的官员很少,但不是有句老话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多找点人问问建议,总有人能刷新个点子。
实在不行,就把自己脑子里那一套『改土归流』说一下,看看能不能顺应时代,做一下微调。
实在不行,还有个杨仪。
凑合著还能用。
“来人,去替孤將庞林、杨仪,叫到县府,孤有事问他们,再传令张立,让他將整理好的信息,送到县府。”刚走下城头,刘禪立即就吩咐下去。
庞林毕竟是庞统的弟弟,耳濡目染,也该有些见识。
再把东吴的治理之法,还有东汉朝廷的做法,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归纳整理一下,未尝不能对蛮夷做出较为稳妥的处置。
他要的是蛮夷融入大汉。
非是收一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蛮子。
他这人认老理,何况老话都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是不可能让蛮夷凌驾在汉人之上的。
而且他需要在接下来几年內,琢磨出一套对蛮夷切实可行的治理之法,因为大汉內部,现在不仅有武陵蛮,还有南中的蛮夷,日后若是收復了雍凉,还有羌人、胡人等等。
他需要借治理內部的蛮夷,为日后治理其他蛮夷积累经验。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於中国则中国之。
要么蛮夷入中国,接受汉化。
要么就只能......
杀!
刘禪对蛮夷的看法,其实跟曹魏和孙吴是一致的,对蛮夷就不能讲太多道德,该动武就动武。
他只不过想注重下方式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