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卢坊並没有开门。

铁匠铺里的老师傅打好一块铁,擦乾净身上的汗端著茶缸走出屋子吹风休息。

见隔壁的隔壁有个年轻小伙儿蹲在地上,好心凑到跟前提醒道,“明儿才赶场,今天不开门。”

“啊?”陈默抬头看去,从兜里掏出一把生米,“来,叔,吃点生米。

大叔也不客气,接过陈默的生米丟了一颗到嘴里,“不过你明天得早点来,明天这里有热闹看。”

“哦?怎么说?”

打铁叔弯腰坐在屋前的台阶,“明儿卢老二...哦,就是这家铺子家的老二要回来,说是要把老大的牌匾给摘咯!”

“嘶!”陈默吸了口气,“还有这种事儿?”

记忆中,卢老二在十多年前就跑去了渝城发展,最近几年国內餐饮行业虽然普遍下行,但前儿年可是好的不得了啊!

尤其是渝城搭上了网红城市的船,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卢老二的生意应该做的很好才对,为啥要回来摘了老大的牌匾?

“那可不,咱也不知道咋回事,反正前两天卢老二带了一群人回来,说是还有啥省里的什么专家啥的,明天要来摘牌子呢!”

好傢伙!

陈默思来想去也琢磨不清楚这里头的缘故,

只听铁匠叔又有些惋惜的说道,“这可是卢老大他们家传了三代的铺子,真要被摘咯,还怪可惜嘞。”

陈默知道,要想搞清楚其中缘由,要么至少得看看记忆卡片·二,要么只能询问当事人。

显然,这两个办法现在都行不通,那就先办別的事儿。

“对了叔,您知道这汉阳镇谁家的生最好吗?”

铁匠叔一支烟烧到了烟屁股,顺势又拔出一支,打火机也省了,直接对著菸头就点著了。

大大吸了口,这才慢悠悠开口,“都好,我们汉阳的生都特別好。”

回答倒也不出预料。

作为最近几年还算小有名气的古镇,汉阳如今在赶场的时候也是有些游客来的,作为当地人这么说没毛病。

陈默又追问道,“那您知道,咱镇子上哪儿卖鸡的吗?我想买只鸡回去吃。

力“哈哈,你要说这个我还真知道!”铁匠叔指了指二人头顶的牌匾,“卢老大家的鸡,最好吃!不过他们家不好走啊,你得爬山。山上有个小鸡场,里边儿都是散养的鸡,好吃著呢,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买到手咯。”

陈默把这件事记下来,然后又问,“那明天的赶场是怎么回事儿啊,就赶大集吗?”

“你要这么理解也没错儿。说白了,就是大家该开的铺子全都开咯,还有些外边儿的人也来咱们镇子上摆个摊什么的,大家一买一卖,多好。”

陈默这回理解了。

这个形式其实就是比较古早的赶集,本地的人开铺子买东西,外边也有人带著自己的东西过来摆摊,有些议价不合的最后搞不好还要弄个以物换物。

“那...”陈默压低嗓子,“我能摆摊儿吗?”

“能啊!”

“有什么位置规定吗?”

“就这些街道,谁先占著算谁的!”

“得嘞!”

陈默起身拍拍屁股,把兜里的生米都掏给铁匠叔。

“小伙子,你去哪儿?”

“买东西,摆摊儿!”

“你能找著卢老大家?”

陈默停下脚步,记忆中,他跟隨卢老大从家里沿著山路走到了铺子里。

“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