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要成婚的对象会是她。

那年护国寺匆匆一面,他记忆犹新至今。

哪怕当时虞长仪年纪尚幼,容貌还未完全长成,但他见到她第一眼,还是心动。

正因为年少时他见过惊艷了心间的人,以后再没任何人能够走近他的心。

他也告诉过母亲,他不想成婚,不想祸害好人家的女儿。

母亲为此还跟他动过气,最后妥协,说他只要愿意成婚,娶个清白人家的姑娘就成。

没想到常远侯府会遭到陛下怀疑,为了保全侯府,父亲只能去皇帝面前为他请求赐婚,示意自己一家是忠於皇帝的。

因为虞父就是皇帝一党。

但他记得父亲说过,皇帝並非贤能之辈,无论是才能还是眼界,还是治国的理念都比不上太后。

所以父亲给太后写信,希望太后护全常远侯府。

这封信石沉大海。

直到他跟虞家的赐婚圣旨下来,他们一家才全了姓名。

眼看娶妻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谢卫琢答应母亲会她尊重,相敬如宾总能做到。

没想到太后突然给了回信,但那封信到了他手里。

他拆了信后才知道父亲早就投靠太后一党。

党派之爭,祸及家人。

他不知道太后的心思如何,但他听说过太后掌权的时候,確实颁布了许多有效便民的政策。

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吃不消,他便把自己的名字添到了徵兵的名单。

他没有同任何人讲起过这件事。

但他这次没有隱瞒虞长仪。

虞长仪听后,深吸一口气。

她没想到谢卫琢这步棋从一开始就下好了,无论嫁进侯府的人是不是他,他都要离开侯府去参兵。

他参兵的目的,也是为了替太后查清楚世家里面有多少是真心投靠皇帝的。

太后一开始是想替皇帝铺后路,因为她也能察觉到皇帝这些年的心思越来越重,生怕皇帝只顾著猜忌,伤了纯良忠臣的心。

皇帝每换下一批人,太后就要在新进的寒士里面挑选几个真心为民才做官的人帮皇帝拉拢。

但时间久了,太后也觉得皇帝总这么猜测下面的人不行。

只是为母心切,她对皇帝实在狠不下手。

但谢卫琢也没想到,皇帝虽然答应老侯爷留侯府一命,却想在战场上要他的命。

战爭胜利,他却派人把他带到郊外说要秘密接旨,趁机把他推下悬崖。

谢卫琢也是突然间全部想起来的。

等他想起把自己推下悬崖的人正是皇城司的人后,才终於明白父亲为什么说江山真交到皇帝手里,早晚会完。

虞长仪根据谢卫琢所说的那些话慢慢整理思路。

所以说,谢卫琢的假死是皇帝造成的,但皇帝一开始想要他真死。

因为他觉得老侯爷心里是向著太后的,只是因为太后放权时一句嘱託,就要让常远侯府绝后。

所以哪怕谢柳前世考上状元,皇帝也不会重用他。

如果谢堂没有隱姓埋名,他也做不成將军。

甚至他后来衣锦还乡,皇帝三番两次地招他进宫,甚至想要让他跟侯府断绝关係,也是因为怀疑?

所以前世谢卫琢的死因並不一定都是谢柳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皇帝在背后推波助澜。

有这样一个皇帝,就算真的国泰民安,也总有无辜的人牺牲。

但虞长仪不理解,为什么谢卫琢一开始暗示她,他是太子的人呢?

太子跟太后又有什么联繫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