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内,父亲苏大力、兄长苏瑾及母亲陈红,围坐一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苏晨锦轻轻推开人群。
苏瑾的目光温柔地落在踏入门槛的苏晨锦身上,轻声细语道:“小锦,你来了?学校的事儿,是否已经落实?”言语中透着几分关切与期待。
苏晨锦的步伐中带着几分急促,眉宇间微蹙,忧虑之色难掩:“嗯,再过几日,录取通知书便会送至。只是,嫂子现在的状况,实在令人忧心。除却满身伤痕,这严冬之中的冷水侵骨,更添了几分病弱。高烧缠绵,恐诱发支气管炎之虞,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病根一旦落下,恐成日后隐忧。”
苏瑾闻言,眼神中闪过一抹心疼与坚定:“已让她服下了退热的良药,奈何这热度,却似顽石般难以消解。”
苏晨锦缓缓靠近苏瑾,声音里多了几分柔软与坚定:“兄长,嫂子向来体健如松,奈何产后虚弱之际,又遭此劫难,江水之寒,岂是寻常人能受?此事,我定当竭尽所能。”
苏瑾沉吟片刻,目光中闪过一抹决然:“既然如此,我待会儿便前往市集,寻觅上好的生姜与老母鸡,为你嫂子熬上一锅暖身又滋补的汤水。”
苏晨锦忙说:“兄长,这等琐事,便交由我去办吧。你且在家照顾好嫂子,其余之事,自有我来操持。”
眼见嫂子虚弱不堪,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苏晨锦从空间里寻了草药制的小药丸喂给嫂子,看她呼吸渐渐平稳,才退出了病房。
在县城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入口,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苏晨锦不期而遇了小翠。
小翠的身影略显臃肿,怀中紧紧搂着稚嫩的孩童,那双曾经闪烁狡黠光芒的眼眸,此刻正不怀好意地打量着苏晨锦。
“呵,这不是苏晨锦嘛,真是冤家路窄,咱们这乡下来的丫头,怎地也敢踏入这县城的繁华之地了?”
小翠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刻意的讥讽,试图将过往的恩怨,在这人来人往的市井之中一一揭开。
苏晨锦眉头轻蹙,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却尽力保持着冷静与疏离:“小翠,你我之间,早已两清。何必再在此地,徒增口舌之争?各走各路,互不相扰,岂不更好?”
然而,小翠岂是善罢甘休之人?她忽地一个踉跄,故意摔倒在地,手中的孩子被苏晨锦紧紧护住,未受丝毫伤害,而她自己则开始上演起一场“苦情戏”。
“哎哟,我的天哪,这世道真是变了,连小姑娘都学会了欺负人了!大过年的,竟让我这带着孩子的弱女子受此屈辱!”
四周的人群逐渐被这突如其来的“闹剧”吸引,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小翠见状,更是变本加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迟迟未落,她大声哭诉:“各位乡亲父老,你们来评评理啊!这样的女子,心肠比蛇蝎还毒,难怪会被人家退婚,真是活该啊!”
提及“退婚”二字,苏晨锦的心不由得一紧,那是她心中不愿轻易触碰的伤疤。
但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得不强压下心中的波澜,以更加坚定的语气反驳:“小翠,你我之间的恩怨,我自会寻个时机与你清算。但今日,你若是想借题发挥,污我清白,我苏晨锦也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一番话,掷地有声,不仅震慑了小翠,也让围观的人群中多了几分对苏晨锦的同情与敬佩。
90年代的县城,退婚之事虽非同小可,但苏晨锦的坚韧与自尊,却在这小小的风波中,悄然绽放。
新人新书,多关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