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顿了顿,指著车间里一台嗡嗡作响的工具机说道:“刘主任,就拿德意志和英伦的工具机来说吧。因为標准不同,加工同一个零件,需要两套图纸。这就让人十分无语。”

看著刘成有些疑惑的样子,何雨柱解释道,这个无语,就是事情荒谬到沉默不语、没有语言。

见刘成大概明白了意思,何雨柱这才继续说道:“更让人无语的是,两个计量单位转换时,有可能不能被整除!这就人为製造了误差。说是做相同零件,结果两台工具机做出来的,可能不通用。”

他拿起一根金属轴,解释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轴承。正品设计用的是德意志的標准,转成约翰牛的標准时,不能整除。小数点后,工具机操作不到那一位数,你就四捨五入了,结果轴承外圆差了0.04毫米。”

“同志哥,觉得0.04毫米很小,对吧?但这会导致轴承寿命缩短几个月,轴的磨损也更严重,而这一切这就是这0.04毫米的差距造成的。”

一旁的老钳工李虎忍不住插话:“小何师傅说的没错!我干了二十多年钳工,一直纳闷为啥有些零件看著一样,用起来就是不一样。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刘海中也感慨道:“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原因。小何师傅这一说,我才明白,以前还以为是设备本身有缺陷。”

刘成看著何雨柱,眼神里充满了惊奇。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第一天就能看出这些门道,没有一定的功底和知识积累,是绝对做不到的。

他开始怀疑,何雨柱真的像履歷上那样,只是一个初中文凭,以前只是个厨子吗?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小何,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要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设备改造、標准统一,这可是个大工程……”

何雨柱自信一笑:“刘主任,我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我还有一些更大胆的想法……”

他凑近刘成,压低声音说道,“比如,工具机升级……”

“小何啊,你说的这些个大道理呢,我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那都是再清楚不过啦!可是吧,真要是把它们给落到实处去施行开来,哪儿有那么简单哟?这可不是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隨隨便便闹著玩儿的事儿呀,这里面的门道深著呢,简直就是牵一髮而动全身吶!”

刘成一边说著,一边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

儘管他內心深处对於何雨柱刚才所做的那些分析还是颇为认同的,但一想到实际操作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阻碍,心头仍旧忍不住泛起嘀咕来。

何雨柱见状,只是微微一笑,显得格外淡定从容且胸有成竹。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刘主任,您就把心妥妥地放进肚子里去吧。接下来呢,我打算先点儿时间好好熟悉一下咱们这个车间目前的具体状况,等摸透了底之后,再集中全部的精力去逐个击破这些棘手的难题。“

按照何雨柱的计划,他准备分为两步。

只听他继续介绍到:“第一步嘛,我觉得得先从统一工具机標准这件事情著手做起。您想想看,如果能够將所有工具机的规格、参数等等都给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標准,那不就能大大减少那种没必要的图纸转换环节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种误差了吗?”

看著刘成止不住的点头,何雨柱这才继续说到:“紧接著第二步,就是针对现有的这些设备展开全面的升级改造工作。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有优化工艺流程之类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咱们车间的加工精度以及整体的生產效率。如此一来,困扰咱们许久的那些老大难问题肯定能迎刃而解啦!”

刘成听著何雨柱这番有条不紊的规划安排,眼睛不由得越睁越大,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活脱脱像是刚刚听闻了一则来自天外的奇闻异事一般。

“统一標准?设备升级?小何,你…你知道这需要多大的投入吗?我不是打击你,现在厂里的情况,你可能还不是太了解……”

何雨柱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刘主任,这些初级的工具机,对我来说並不复杂。我可以对它们进行一些微调和改进,再配合工友们的操作,就能有效保证加工精度。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生產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和工友们的劳动强度,一石三鸟啊!”

李虎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对何雨柱的见解佩服不已。

他搓著手,兴奋地说道:“小何师傅,你要是真能做到,那可是我们车间的福音啊!到时候,我们也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刘海中也激动地附和道:“是啊,柱子,我们都支持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儘管开口!”

何雨柱环视眾人,眼神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

下班铃声如同胜利的號角一般,响彻整个厂区。

何雨柱和刘成並肩而行,有说有笑地朝著食堂方向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而此时,刘海中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目光紧紧锁定著前方那两个身影。

只见何雨柱与刘成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距离也越来越近,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亲切。

刘海中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惊感,他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看似普普通通的何雨柱,竟然能和刘成这样迅速地建立起如此亲密的关係。

更让刘海中心惊的是,他从未意识到何雨柱对於车间里那些复杂设备的了解竟是如此之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