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借据
郭府如今才是开封的权力中枢,求见的官员将领排队排到了大相国寺。
府门是那旧木门重新安上,但气势森严,十分慑人。
老潘、秾没做好心理准备,连忙整理衣服,走路僵得同手同脚。
萧弈不排队,上前,向门房表示要找郭三郎。
“是萧将军?”
“你认得我?”
“将军里面请,廊庑稍待。”
“我只是来找三郎。”
“请。”
进了郭府,环顾看去,前庭的血迹已经清洗干净,耳畔却似乎回荡着郭侗那一句“闯门者死”。
府上也在治丧,但非常低调,没有挂丧帷,以免影响到国事……不,萧弈再一想,郭威该是不愿把满门被杀的惨案作为博取同情的工具。
毕竟是武将之家,丧事在心,不在形。
老潘、秾颇不安,眼珠子都不知往哪儿放。
在邺都节帅府、在皇宫,都没见他们这般局促过。
“将军,外面的官员都在盯着你看哩……”
很快,迎出一个中年男子,身量中等,方脸,留着整齐短髯,双目有神。
“在下王朴,字文伯,东平人氏,忝任节度使府中门使,敢问足下可是萧将军?”
“先生有礼了。”
“哈哈。”王朴朗声大笑,道:“我与萧郎际遇相同,神交已久啊。今秋我进士及第,为太傅杨公府记室,见先帝任用李业,而杨公与将相交恶,知必有大祸,劝说无用,秋末我便辞别杨公东归,躲过一劫。你我是同遭变乱,侥幸得活啊。”
萧弈方知王朴是杨邠的门客,与自己这史府奴婢,却有相似际遇。
“先生神机妙算、洞悉祸福,有远见,实经天纬地之才。”
“那将军便是身手不凡、且有急智。”
两人相视而笑。
王朴道:“听闻将军昨日又擒苏逢吉,屡立奇功,可谓了得。今日莫非有事向明公启禀?”
“不敢打搅大帅,我来找三郎。”
“请。”
萧弈遂把老潘、秾留在廊下,随王朴走向后堂。
他猜想,怕不是郭信又惹了什么大祸,正在跪祠堂。
入堂,一人坐在那儿,穿着一身素色襕袍,竟是郭威。
“末将见过大帅。”
“文伯,你下去,我与他单独聊聊。”
“是。”
堂上只剩两人,郭威微微一叹,难得显出作为父亲的无奈一面,道:“三郎自己跑去邺都了。”
“这……末将不知。”
“老子不过是想给他约定一门婚事,又没胁迫,挑了几家给他选嘛,玉娘的丧期还没过,就是先下定,小猢狲!你说,谁没道理?”
萧弈应道:“三郎太率性而为了。”
“嗯。”
“大帅,末将是否去追他回来?”
“罢了,已派人护卫,大郎也会照看好他。你来,是为了擒苏逢吉的赏钱?”
“是。”
“苏牛皮也值一千贯?”
“回大帅,这是开封府给的这赏额,苏氏宅地产业,价值连城。”
“是他苏牛皮的吗?是民脂民膏!”
萧弈听出来了,郭威也不想给这一千贯。
“军中信赏。”郭威顿了顿,沉默了好一会才觍起脸皮,道:“可这悬赏缉贼,激励的是外人。”
“是,末将明白了。”
“我没把你小子当外人,这是心里话。再多说一句实话,治国如当家,我这鳏夫也是接手了这烂摊子才知道,这家……太穷了。”
萧弈心想,擒苏逢吉的赏钱换郭威一句“自己人”并不亏。
他老老实实应道:“末将明白,绝无怨言,一定继续全力办差。”
郭威满意点头,道:“你立功就得赏,再兼个天雄军节度府推官,一会领个牌子。”
“谢明公。”
萧弈顺势又把称呼改了回来。
郭威抬手一指他,道:“小小年纪,是个人精。”
正准备告辞,郭威先起身,往前堂走去,却丢下两个字。
“待着。”
萧弈不解其意,揖礼送了他,独自在堂上等着。
过了一会,有细微的脚步声从堂后的屏风那边传来。
梳着双环髻的脑袋稍稍探出屏风,往这边看了一眼,之后,郭馨提着裙摆跑出来,轻轻巧巧跃下石阶。
“我说呢,哪有人找我。”
她恢复了白净,因还在服丧,没戴钗环,一身素净,也没穿鹿皮小靴,提裙时显出白袜绣鞋,减了几分英气,多几分秀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