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就地躺平
东宫,夜沉如水。
廊下,挑著宫灯的寺人身影模糊,就连呼吸都刻意压得又缓又轻。
也不怪他们这般小心翼翼,在宫里,稍有不慎就可能小命不保,更何况,东宫刚刚经歷过一场血洗。
三天前,陛下一改放任之態,亲自下令处死太子身边的太常寺乐童称心,秦英、韦灵符道士等一眾数人,罪名是秽乱宫闈,蛊惑储君。
这事来得猝不及防,让不少人陡然察觉,陛下对太子的恩宠,似乎已无以往那般浓烈。
种种跡象表明,他或许早有换储之心。
按照惯例,成年亲王要到地方做官历练,已有六位亲王相继去了封地,可偏偏魏王却滯留长安至今!
廊檐下,当值寺人低垂脑袋,恨不得將自己缩进阴影里,可那眼珠子,却不受控地朝著西侧书房位置瞟去。
他们的太子殿下,前几年还挺正常的,可自从骑马摔断了腿,就仿佛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仗著太子身份,遇到点事都要不管不顾去爭,可手段却又不那么高明,人心日渐背离,这次更是遭了陛下詰难!
想必他也是嚇傻了,要不能躲在书房三天不敢出来?
书房內,灯火通明。
李承钱坐在书桌后,看著满案书卷,愁得想薅头髮。
经过这几天確认,他基本能够断定,自己应该是穿越到了大唐。
变成那位和自己同音不同字的大唐太子——李承乾。
而父亲,就是那个著名的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將军、上柱国、天策上將、天可汗、大唐皇帝——李世民!
眼下,距离李老二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哥宰弟、逼退李渊、登基称帝,已经足足过去了十六年。
若参照歷史轨跡,再过几个月,太子就会被检举造反,然后,被废贬黔州,於一年半后病逝。
呵呵!
穿越成这位,李承钱真的很无语。
被人泼了脏水不说,最后竟是悽惨下场,不过,他既来了,却不可能坐以待毙。
这两天翻阅资料,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
自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驾崩,李世民因居丧守孝,將军政要务交由太子处理。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信任和培养,但自古帝王之心深似海,太子崭露头角的同时,魏王也在某只大手推动下浮出了水面。
每每离开长安,李世民让太子执行监国使命的同时,魏王也得到了相应的恩宠。
作为第三者视角,他知道,这是李二玩得平衡之术。
不过就是画了个大饼,魏王便跟太子內捲起来了!
李承钱苦笑。
都说太子难当,尤其是给那些有能力有野心的帝王当太子!
做得好,那是为人储君的基本素养,做得太好,又难保不会引起他们的猜忌。
毕竟,天无二日,臥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二通过政变上位,自然对这种事情讳莫若深。
所以,太子最大的敌人,根本就不是那些虎视眈眈的弟弟,而是这位爱起来深沉的父皇!
要不然,他不会在让太子理政的同时,为平衡势力,而故意將魏王抬上来,作为太子的磨刀石。
可惜,大位之爭,李承乾这倒霉蛋败了,当了十七年太子,最后將自己玩完了。
李承钱嘆气。
就这转不了正的岗位,认真努力有什么用呢!
纵观歷史,以太子之位登基的皇帝,三分之一都没达到。
爭?爭个屁!
任何帝王对成年太子都心存猜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