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臣將不臣
太极殿內,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肃立两侧。
待李世民缓步登上宝座后,眾人便如朝圣般地向他行礼。
虽只是一套简单礼仪,却因所有人的一丝不苟,大殿內的气氛顿时有那么一丝庄严神圣。
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君主接受朝拜的地方。
李承钱跟著行完礼后,心中也是不免有些激动。
没想到,前几日在甘露殿里见到的那个微胖黑眼圈李老二,此刻,穿上朝服戴上翼善冠竟是如此的威严霸气。
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
当然,別人的顶礼膜拜也很重要,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喜欢当领导呢。
你想想,別人给你源源不断地提供情绪价值,你不就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嘛。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李世民,却发现对方也正透过冕旒注视著他。
父子俩目光相接,李世民便是心头一震,他能感到自己这个儿子变了!
虽说上次送酸菜鱼时就觉得他胆子大了些,但现在,朝堂之上竟然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打量起自己来了。
或许,太子已能独挡一面!
李世民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欣慰,但陡然间又想到,自己还处在春秋鼎盛时期,这逆子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吗?
想到这,他心里很不舒服,看向太子的眼神也骤然锐利起来。
而李承钱却不知道,自己这像看戏般打量李世民,竟会让这位千古一帝生出一种危机感。
搞咩啊?
当他看到李老二眼神一变时,不禁嚇了一跳,暗中吐吐舌头,连忙低下头收回目光。
还是那么胆小懦弱,將来如何承继大统?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李世民心中冷哼,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双標心理。
不得不说,这该死的宿命感!
两人这短暂对视不过瞬息之间。
隨著李世民身边的內侍宣布朝会开始,大殿很快恢復了肃穆。
眾臣有事奏事。
不过,像这样的大朝会一般就是走个流程,比如,朝廷宣布一些重要决定,还比如,一些外臣和藩邦使节朝见一下皇帝,总之,上奏国事一般都是在常朝时进行的。
李承钱装作活动脖子,趁机扫视了一眼排头几位大臣。
哟,都是些歷史名人啊!
房玄龄,这位“房谋杜断”的宰相,看似儒雅,实则心思比谁都深。
不过,他那儿子房遗爱却是二傻子,如今正是魏王党的马前卒。
褚遂良,諫议大夫,帮过太子说过好话,提醒李世民別太宠惯魏王的书法大家。
李承钱对其没有恶感,但也知道,人家这也不是太子党,只是纯粹站在礼法角度说话罢了。
而长孙无忌,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兼太子亲舅舅,此刻,怕是已经將宝押在了晋王李治身上了吧。
对了,说到李治……
李承钱左右张望,怎么没看见那小傢伙?该不会是躲在哪个角落里装鵪鶉吧?
他这摇头晃脑的样子,全被李世民看了个正著。
“咳咳!”
李世民故意咳嗽一声,可李承钱却愣是没反应过来。
还好,这时兵部尚书崔敦礼出列奏事。
“启稟陛下,营州都督张俭急报,自三年前,我军大破薛延陀於郁督军山后,其残部去年又遭回紇、仆骨等部合围,今大度设走投无路,率三千帐南逃至长城下,真珠可汗已遣使奉表,愿去可汗尊號,永为大唐藩臣。”
李世民略一沉吟,“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著张俭受降后,將其部眾迁至河套以南安置,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应和。
李世民满意地捋了鬍鬚。
他这般处置,既显天朝胸怀,又能以夷制夷。
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李承钱却不由撇撇嘴。
李老二说得对,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这帮胡虏反覆无常,他记得贞观二十年真珠可汗的嫡次子拔灼就会叛乱,最后被李绩在诺真水杀得片甲不留。
所以,李二你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要知道,近日牛羊肉大涨价,由此可推测,今年冬天草原上日子不好过,那真珠可汗此次投诚只是想借大唐之威吞併其他部落而已。
这样的反骨仔你敢要?
他们不要脸起来,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真珠可汗明年就要入土了,却还舔著脸来求娶衡阳公主!
老要死的,吃软饭都吃到老李家来了!
想到这些,李承钱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现在他都决意躺平了,这种閒事少管为妙,所以,也就懒得当眾拆台了。
此事已定,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宝座旁,內侍唱诺。
这时,于志寧和孔颖达对视一眼,额头竟开始冒著冷汗。
他俩之前为了刁难太子,特意布置了那篇《论君臣相得之道》的策论。
现在真要当眾考校,但万一太子答得乱七八糟,他们两位老师脸上也是无光啊!
毕竟,太极殿前那些议论可言犹在耳呢!
两人正犹豫著,一个身穿红袍的瘦小乾枯老头,迈著四方步走到大殿中间,一板一眼地向李世行礼,“陛下,臣听说太子作了篇策论,何不让他念来听听?”
哟,这小老头是……张玄素啊。
李承钱冷笑一声,他正纳闷於孔二人还没跳出来,这老小子倒先出来整活了?
嘿嘿,有意思。
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转过头扫视一眼。
于志寧气得鬍子直抖,狠狠瞪著张玄素,而孔颖达则身体歪了歪,似乎是要摔倒。
什么意思啊?
当朝考校不是你俩提出来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