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帝范臣轨
呵呵,专挑你们的肺管子戳!
“太子殿下!”
韦挺气得跳脚,“这与结党营私何干?您这是狡辩!”
“如何不相干?”
李承乾突然转身,“孤论的是朝廷管理之道,但你们爭的又是什么?”
“敢说不是为了储君之位?”
这一记直球打得魏王党措手不及。
杜楚客等人面面相覷。
太子何时变得这般锋芒毕露,竟敢在朝堂上將这事挑明?
呵呵,没想到吧!
李承钱才不搭理他们怎么想。
他环视群臣,“所谓君臣相得,並非指君王一味退让,就是彰显仁德,也非说臣子摆出死諫姿態,就能標榜忠义!二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失衡,都会祸乱朝纲!”
“譬如阿耶,他为大唐甘愿约束皇权,但孤要说,过犹不及!朝廷作为天下中枢,必须平衡各方势力!皇权过盛,则臣子难行,臣权过盛,则皇权不稳!”
“因此,孤提议!陛下要有《帝范》,臣子相应也要有《臣轨》!”
不好意思了,李二!
借你的帝范装装逼,我知道你也有这个装逼想法!
不好意思了,则天女皇!
借你的臣轨装装逼,当然了,我跟您一个想法,这朝堂上的有些老der啊確实欠管教。
轰——!
这一记重磅炸弹轰得满朝譁然!
李世民瞳孔猛地收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承乾竟能……想到这一步?!
帝范?
他確实想制定一些规则约束子孙后代,以求大唐的千秋万代!
只不过,臣轨他没想到啊!
说起来,他这个做老子的竟没儿子想得那般周到!
李世民喟嘆不已。
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是相视骇然。
两人都是歷经风雨的老臣,知道陛下有编制皇帝规范的想法,却从未想过要以《臣轨》约束百官。
这想法太过大胆,却又……莫名合理!
褚遂良则激动得鬍鬚直颤。
他一直担心陛下后继无人,贞观之治难以延续!
如今听得太子这般犀利言辞,突然觉得,自己此前完全就是杞人忧天了!
“帝范、臣轨……”
他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突然亮了起来。
这哪里只是简单的策论。
这分明是要为大唐立下百年规矩啊!
于志寧和孔颖达陷入沉思。
两位老臣此刻心绪复杂,太子能有这般见识,他们本该欣慰。
可这《臣轨》之说,岂不是连他们这些师傅也要受约束?
张玄素目瞪口呆。
“帝范、臣轨……”
他反覆咀嚼著这两个字,越想越觉得精妙绝伦。
君臣之道是该用白纸黑字定下规矩了!
如此,君主才不会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事务,而为臣者亦不会逞一己之能乱国家纲常。
盖上下相济,犹车之两轮。
君臣协心,若鼎之双足。
太子给的思路果真妙绝!
李承钱乘胜追击,“《帝范》自不必多说,阿耶已给大家做了榜样,但若无《臣轨》约束,朝臣肆意妄为,朝廷如何高效运转?唯有君臣各守其道,大唐才能真正强盛,而百姓才有资本安居乐业!”
嘿嘿,我率先站在高高的道德制高点上,看你们怎么反驳!
当然,这招也就用在贞观朝,毕竟,这时候的诸位大臣还都算是有理想。
要是遇上奸臣当道的年代,呵呵,还是算了吧!
杜楚客和韦挺面如死灰,再看李泰仍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心知这次彻底栽了。
“好!好!好!”
李世民连说三个好字,龙顏大悦,“太子此言,深得治国精髓!朕观你近来勤勉好学,见解独到,实乃大唐之福!”
他越说越激动,“既能引经据典,又能推陈出新。既明君臣大义,又懂变通之道。”
“朕心甚慰!”
李世民最后大手一挥,“近日朕身体不適,决定去驪山疗养,由太子监国!”
什么?
李老二你玩我的嘛?
不是,不都说您是赏罚分明的圣主吗?
怎么?
我拍了半天马屁,您反手给我派活干?!
李承钱如遭雷击。
他破防了。
“陛下,您去疗养,让儿子监国?您觉得合適吗?”
李世民挑眉,“怎么不合適?你是太子,储君监国,天经地义!”
“可储君之位,儿子未必坐得稳啊!”
李泰在那跳脚可都是你惯的昂!
別以为说几句好话,就可以剥削我的劳动力!
哪有老子去玩,让儿子干活的道理?
好意思吗!
“干不了,不想干,也不会!”
李承钱直接撂挑子,“要不……您还是別出去旅游了?”
“逆子!”李世民怒不可遏。
恨不得学房玄龄跳下来,给太子也来个三连抽。
可李承钱也来脾气了,“陛下,这朝廷是您的朝廷!儿子虽是太子,但现在与孤无瓜啊……”
噗——!
魏王党差点吐血。
他们爭了半天的东西,太子竟然不要?
装!
太他妈能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