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外。

李承钱跟著程亮从演武场回来,远远就看见三辆盖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停在殿前。

“这是什么?”

阎立德小跑著迎上来,满脸堆笑,“殿下,这是將作监这个月给您的分成。”

说著,他掀开麻布。

哗!

满车的铜钱闪闪发亮,晃得人眼。

银子在唐初期並非主流货幣,现在用的还都是铜钱和金子。

当然,阎立德为了体现钱多,就用了马车拉来铜钱。

“这么多?”

李承钱著实惊到了。

他知道將作监靠自己的发明赚了不少,但没想到居然要用三辆马车来运钱!

程亮也瞪大眼睛。

刚才他还以为这是运家具的马车呢!

“不多不多!”

阎立德搓著手,笑得见牙不见眼,“殿下的发明在长安城可紧俏得很,就连波斯商队都是闻讯而来,一口气就订了三千套桌椅呢!”

“哟,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

李承钱挑眉。

这下躺平的生活费是不愁了。

唯一不爽的就是李泰那死胖子总来添堵,影响心情。

心情不好怎么办?钱唄!

“程內侍,”

他大手一挥,“取一车钱用作军需购置,其他两车入帐入库。”

如今东宫六率的训练,对护卫们的体力消耗非常大,如果营养跟不上,很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各种补充蛋白的肉蛋奶,还有治伤、舒筋活血的药材都必须供应到位。

毕竟,这些可都是自己的亲兵啊!

“遵命!”

程亮欢天喜地地跑去安排了。

“对了殿下,”

阎立德突然压低声音,“那些胡商对铁锅也很感兴趣……”

“铁锅免谈!”

李承钱斩钉截铁,“盐铁皮革,这些凡是涉及军备的材料,一律不许出口!”

“是是是!”

阎立德擦著冷汗连连点头,暗自庆幸没擅自做主。

还好铁锅工艺复杂,他没捨得,要是真卖给胡商,可就闯了大祸了!

“殿下,您要的活字印刷模具……”

阎立德面露难色,“微臣想,用木刻的,但不慎沾水就会变形,考虑到这印刷要用墨水,那么长之以往,会不会影响字体印刷效果呢?”

哟,不错嘛,还知道考虑材料变形问题!

李承钱暗暗点头,不愧是专业人才。

“用铅。”

他轻描淡写道,“铅七锡三,再加点炼丹用的青金粉,先刻铜模,再熔铸铅字。”

铅锡早在商周春秋就已用於利器製作。

不是什么难事。

而铜模,也就是在铜板上阴刻反字,淬火硬化处理后,作为母模压铸铅字。

这跟铜钱铸造一个原理,阎立德应该懂的。

“铅字?!”

阎立德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猛地一拍脑门,“妙啊!铅软易铸,还耐磨损!殿下真乃神人也!”

虽说铅锡铜矿由少府监专营,主要用於铸钱和兵器。

但太子要用点,他们能不给吗?

再说自己这还有太子给的手令呢!

“对了,”

李承钱眯起眼睛,“给孤做根特別的手杖。”

弘福寺之行祸福难料,必须给自己备个防身的武器。

手枪估计现在还造不出来,但搞个能当武器的手杖应该问题不大吧?

平时可以拄拐,危险时刻可当利器使用。

“殿下,您这是……”

阎立德有些疑惑。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李承钱装模作样地嘆气。

阎立德立刻同仇敌愾。

那些跟太子作对的,都是小人!

提到武器,李承钱突然想起火药。

“阎卿,现在大唐的火药是个什么情况?”

“回殿下,”

阎立德躬身回道,“军器监偶尔用硝石、硫磺配些火戏,逢年过节放个烟什么的......”

果然还停留在烟爆竹阶段!

不过,火药的关键成分,硝石、硫磺、木炭,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这些材料方士和医馆都很熟悉。

著名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內伏硫黄法》就记载了类似火药配方,不过他却不知这火药还有爆炸性用途。

“殿下,你要玩烟啊?”

突然就听见赵节的大嗓门,他和杜荷被李承钱喊来东宫听用,毕竟,魏王李泰那死胖子估计要下死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