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心得失
第85章 人心得失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随着临近收获之季,荆州各方的工作重心渐渐转回农事。
如试守江夏西部都尉麋威,在船坞竣工之后,便迅速遣散民夫。
自己也切换到初春时的工作模式。
打击盗贼,督促军屯。
于是杨仪再度清闲下来。
当然了。
以杨威公的脾性,到手的权势怎会轻易放下。
这日,他带着一份调拨南郡民夫到江夏军屯的公文来到郡府。
理由他早就想好了。
一是江夏新地,比南郡更需要人力。
二是他要调拨的那批民夫来自于禁部的北方降卒。
反正都是离乡无根之人,留在南郡屯田和转到江夏不还是一样地种地?
当然了,杨郡丞之心,路人皆知。
反正他从不以为耻就是了。
怀揣着小心思,杨仪一进门。
却见太守邓芝在庭院中一边踱步,一边凝思。
后背手中还握着一卷不知是经籍还是公文的竹简。
杨仪目光一动,也立即负手于身后,含笑踱步上前道:
“府君似有烦忧,不知下吏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邓芝自然早就注意到杨仪的小动作。
却只淡淡道:
“威公公事繁忙,岂敢劳烦。”
杨仪哪会在意这点阴阳怪气,脸上笑意更浓:
“若论公事繁忙,如今江夏上上下下谁不清楚府君是第一,麋都尉是第二?下吏怕是连排第三都勉强。”
邓芝道:“可昨日麋都尉才跟我说,今夏诸事顺利,全赖威公鼎力相助,他不过是沾了贤士的光,不足为道。”
杨仪笑容一僵。
若换个人来称赞自己,杨仪绝对不介意全单照收。
可偏偏麋威是江陵诸公公认的谦逊有德之人。
人家说“不足为道”那是人家品德高尚。
但你若拿这话四处招摇,自鸣得意。
那你铁定要成小丑。
可话说回来。
这邓伯苗往日闷头做事,不声不响。
甚至今夏自己借麋威的势强行揽走部分郡府的职权,他也未曾有什么怨怼之语。
怎么此刻突然旧事重提。
莫不是要秋后算账?
便故意岔开话题:
“说到这麋都尉啊,总是逢人便说自己微不足道,又处处礼敬名士。”
“我遍观荆、益二州之才俊,如此谦退者,同辈中无人能出其右!”
“不知府君以为然否?”
见邓芝不出所料,颔首认同。
杨仪紧接一句:“看来府君也颇为看重麋都尉,既如此,何不请其分忧?”
反正麋威最后肯定会来求助自己这个“贤士”的。
杨仪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然而邓芝闻得此言,却断然摇头。
杨仪亦有应对之语:
“莫非府君认为麋都尉到底太年轻,不足以托付大事吗?”
邓芝根本懒得搭理杨仪的激将法。
干脆直接道:“麋都尉早已替我分忧,何须再请?”
杨仪一怔,没听明白。
却见邓芝轻叹一声,道:
“你春末去江陵上蹿下跳,其后关将军改弦更张,让麋都尉先占水利,再图山险……这些事,你真以为我不知道?还是你以为我虽然知道,却畏于权势,只能忍气吞声?”
杨仪干笑一声。
邓芝又道:“你可知我最看重麋都尉哪一点吗?”
杨仪闻言又是一怔。
邓芝这么问,肯定不是说早已路人皆知的谦让、礼士。
稍稍一想,道:“务实之风?”
“确有此风。”邓芝不否认。
“但更关键的是,因其务实,所以凡事尽力而为之余,却又能体恤民力,不会涸泽而渔。”
杨仪心想这点确实是邓芝特别欣赏的特质。
因为邓芝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便忽有明悟,道:
“江夏四战之地,士民早已不堪重负。而修船坞虽有征发,却到底不如修一座山中城垒那般繁重……这才是府君今夏容忍对我等‘上蹿下跳’的原因?”
“我并未容你!只是不忍重伤民力,且敬重麋都尉的恤民之心!”
邓芝直白如故。
“我固然跟你一样,并未轻信曹氏弃守襄樊之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