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大致盘问过城中不同来历的士民。”

“此刻盘踞在邓县的征夫,至少有襄阳、樊城、中庐、宜城、蔡阳五地之人。”

“他们有些是临时征发的,有些是在南来北往途中,因水陆道路不畅,加上我军突然北上,暂时滞留。”

“再加上邓县本地人。”

“此刻邓县一地,就算没有十万众,怕也有七八万。”

麋威微微一顿,朗声发问:

“诸公且想一想,如此大众,仓促间积聚于一县一城,那场面是何等混乱?”

“曹仁又需要多少兵马方才能将这些人众收拢妥当?”

“他真能妥当收拢吗?”

“即便能,其部还有余力南下救援樊城吗?”

“那必定是没有的!”杨仪第一个抚掌应声。

“难怪徐晃这数日既不焚城拔营,也不南攻襄阳,只是一味使诈!”

“只怕他早就得知被曹仁抛弃,不得不故作镇定姿态,以免被我军窥见北面的虚实!”

“正是此理!”麋威接回话题,又转向张俭。

“我刚刚进门前,本想着曹仁怕是镇压不住如此大众,说不定有机可乘。”

“但现在听这位张将军(梅敷部将)的意思,曹仁根本连镇压都欠奉,直接北遁了!”

又转向关羽:

“君侯,全取襄樊,须此一战!”

关羽闻言,虎目一瞪,而后又缓缓闭上,仰天叹道:

“昔年当阳那十万众是怎么溃败的,别人不清楚,曹仁徐晃还能不清楚吗?”

于是满场彻底恍然,再无疑声。

……

当日,关羽急令关平北上,同时让麋威整顿麾下水军,准备突袭。

到了这日午后,麋威就令向宠部先行前出到襄阳东北的鱼梁洲上扎营。

此洲位于汉水由东转南的大拐角处。

据说当年庞德公就隐居于此洲上,点评卧龙凤雏。

可惜斯人已逝,此时鱼梁洲上也早无人迹。

倒是尚存些乡舍,可供大军驻扎,省了不少力气。

其后习宏督舟师顺势跟上,和向宠水陆呼应,扼住河道的同时,也掩护了汉水上的浮桥。

随着关羽增援上来,曹军暴露虚弱,襄樊二城已经攻守易势。

这些浮桥非但不能毁掉,还要好好保存。

日暮时分,麋威跟随关羽登上城楼,展目北望。

关羽指着樊城东侧一座残破的土垒道:

“那是平鲁城。”

“去岁水势泛涨,淹没此间平地,于禁庞德无法立足,只能退守此城。”

麋威束手静听。

关羽又指着二城后方的两片高坡,依次道:

“那是围头。”

“那是四冢。”

“再往北十余里,还有一座郾城,为邓县之南鄙。”

“扼住此三地,则曹军骑兵在北岸难以展势。”

说到这,关羽回头对麋威道:

“若你是徐晃,如何破解此局?”

麋威闻言一怔。

心中却不紧张。

毕竟这问题有前世历史参考,有标准答案。

他只是想到关羽此时突然考校,必然跟明日的绕后突袭有关。

沉思片刻,才开口道:

“不外乎是增兵和步步为营而已。”

“北岸地势开阔,乃上佳的跑马之地。”

“我军虽可立垒和筑围以迟滞,但终究失于被动。兵多可破。”

关羽不置可否,再问:

“若眼下,不能增兵呢?”

麋威:“那就要仔细比较两方兵力。”

“若兵力不下于我军,就先尝试猛攻一围,以求尽量展势,提振士气。”

“若兵力不足,那就在我军彻底合围之前,果断焚城拔营,早谋生路。”

关羽这才点头,道:

“所以明日之战,能不能保住樊城,便在于此。”

“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麋威拱手道:“威已晓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