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行郡上计
第103章 行郡上计
“尚未有定论。”麋威轻笑道。
“不过家翁前度来信,说大王别有差遣,让我交接完邓城防务后,尽快入蜀一趟。”
“此外,我年将二十,也该回家行冠礼了。”
因为麋威戴着头胄,寇封没发现麋威仍是个束发未冠的“童子”。
一时啧啧惊奇:
“难怪先前路经襄樊时,人人都说年未及弱冠而能开疆托土者,前有甘罗,后有麋威,皆才不世出。”
“麋君如此年纪就已拓地百里,后生可畏啊!”
麋威脸皮微微一抽。
最近类似的赞誉,一直没少从南边传来。
他听到耳朵都快要起耳茧了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零陵太守习珍,也就是习宏他哥,竟也派遣使者北上来贺。
虽然主要还是感谢麋威提携他弟立下大功。
只能说,当初费诗所吹的牛皮,如今从汉沔到湘关,从巴东三峡到洞庭湖畔。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也难怪刘备对自己另有差遣,千里调将
费公误我!
寇封哪知麋威那么多内心戏,慨叹一番,又道:
“麋君从襄樊入蜀,应该是沿汉水上溯,行经三郡入南郑,后转蜀道南下成都,然否?”
“然也。”麋威颔首。
“此外,听闻潘师新近除官为南乡太守,我正好顺道拜会恭贺。”
是的,老登又有新职务了。
他之所以积极地替刘备解决“刘封”这个隐患。
当然不是出于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
而是,他最近以州别驾的身份替刘备关羽接纳梅氏和汉水五县归附,表现出色。
于是就地授为南乡太守,继续招纳沔北士民南下归附。
而他所守的南乡郡(只有南部),就夹在东三郡和襄阳郡之间。
所以解决三郡的隐患,就是清理身侧之患。
只能说老登还是那个老登。
无利不起早。
“原来如此。”寇封了然点头。
忽而抓住麋威的手,低声道:
“小心孟子度!”
……
与寇封完成交接后,麋威立即率部南返襄阳。
如今襄阳城不但是襄阳郡治所在,还是刘属荆州的州治。
关羽亲自坐镇于此城。
南下一路畅行无阻。
来到樊城时,已经移屯此城的荡寇将军关平亲自出城迎接,又护送麋威一行人南渡汉水。
从这里开始,路上行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而等入得襄阳城,
但见街道上行人三五成堆。
不但迥异于邓城以北的荒凉景象。
更是与数月前北上之时判若两地。
那麋威作为一名徐州籍士人,见此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难免驻足遐想。
还真不是他胡思乱想。
须知徐州,跟荆州的南阳、襄阳类似,地理上四通八达。
在和平年代,这种地理优势很容易积聚人气,继而成为富饶的州郡。
东海麋氏何以积聚家财,富甲一方?
麋竺个人能力是一方面。
但徐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可到了动乱时期,好事就成了坏事。
道路通达,郡县富饶,难免招来各方诸侯军阀争夺。
继而成为四战之地,迅速衰败。
正是成也通达,败也通达。
倒是跟东三郡那种那种道路闭塞之地,截然相反。
当然了,正如潘濬所说,如今东三郡已经事实上成了一处“内郡”。
毕竟其西北方看似与关中接壤,实则为横亘千里的秦岭,人迹罕至。
真正与外界联通的还是东西两侧出口。
那么当东西两头都被占领以后,三郡的闭塞就有弊无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