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蜀中二三事
竟然也没看懂。
这份手书是麋威所写,他借来读的。
只当是某种寓意深刻的暗号了。
便接着说第二个“陇右”:
“诸葛军师去岁得密报,雍凉或有羌乱。于是早早派遣细作北上联络。”
“其后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等凉州豪帅果然劫持太守,起兵拒魏。”
“奈何彼时大王抱恙,蜀中人心动荡,无暇北顾。”
“其后曹氏的金城太守苏则剿灭黄、张等部,因功加拜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诸公本以为此事不了了之,却在开春后意外获悉羌、氐诸部似有南附的意愿。”
“就连隶属雍州的陇右数郡也有些隐隐约约的说法……”
这次不用妹妹提醒,关兴便主动去找麋威留下的备注。
果然又看到“+5外交,+5骑兵”的字样。
还是不怎么懂。
只能接着说第三个“南中”:
“前不久大王除马谡马幼常为南中的越嶲[sui]太守。”
“但马幼常说夷贼猖獗,道路阻塞,又以张君嗣被雍闿所劫为前车之鉴,迟迟不肯南下赴任。”
“大王一怒之下,夺其印绶。”
“但顾念其兄马季常的功劳,并未加以刑罚,只是贬为庶民。”
说到这里,关兴不由啧声道:
“同为南下招抚夷越,马季常一马当先,而马幼常却百般推诿……这兄弟之间,差距竟能这般巨大!”
言罢,下意识去找麋威的备注。
却找了好一会才发现。
那应该是备注的地方,已经被刀笔削改过。
只留下一个“事在人为”的字样。
这次字倒是看懂了。
但仔细一想,这背后到底蕴含什么意思。
还是没太懂。
不过关兴向来不是个纠结细节的性子。
不懂就改天去请教麋威呗。
于是又换了另一份手书来品读。
这份是从龚禄和张嶷那里打听来的巴西郡名士。
当中有些关兴在荆州也曾听闻其名号。
比如说那个巴西阆中黄权。
如今为护军偏将军,乃是法正死后,王驾之旁参军事的重要谋臣。
而黄权有个同乡马忠,孝廉出身,如今为汉昌县长。
据说早年养在外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更回原姓。
因为这个名字恰好跟兄长所斩的孙氏司马相同,关兴还特意留心。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从事祭酒程畿,一个被举了茂才的儒林校尉周群,一个太守张飞举荐的尚书郎马齐。
关兴都不怎么熟悉了。
只能感叹巴西果然多才俊。
除了名列最后的一人,巴西西充谯周。
此人据说一直闭门读书,不怎么热衷出仕。
关兴记得昨夜谈及此人时,麋威下意识失笑,说什么“失败主义谋士”。
关兴想了一宿也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
只能承认留侯就是留侯。
微言而大义,非是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了。
……
且不提关兴如何携妹入蜀,开启自己的新人生。
麋威进城后,第一时间带着孟达去往王宫方向复命。
却被告知刘备早有诏令,特准麋威先行回家与父母团聚,明日再谈公事。
至于孟达,则另有人负责处理,无须麋威担心。
麋威暗松一口气,开开心心回家去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