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缓速
“大王有意许吴子远关中都督一职,所以其人心思都在北伐,论及南中之策,自是倾向缓图。”
“几位大将,右将军张翼德,左将军马孟起,还有益州别驾李德昂,都是此论。”
“那为父当然附和此论!”
麋竺微微一顿,苦笑道:
“只是万万没想到,李正方突然上书,指责我庸将误国!”
李严跳出来搞事?
还公然叫板麋竺?
麋威:“这是为何?”
麋竺:“你有所不知,朱提太守邓方邓孔山最近因疾乞归,他原本还兼着南中庲降都督的差遣,如今要另外择将了。”
“陛下本来属意李别驾。可李正方对此也有想法,所以上书请战,乃是持速战之论!!”
“正好为父名位在吴子远之上,而李正方又不敢招惹张、马二将,便拿为父作筏了!”
原来是被当软柿子捏了。
麋威稍稍恍然,却又对李严做这事的动机有所怀疑。
毕竟按照前世历史,他作为托孤大臣中的二号人物,眼界应该更高才对啊。
咦,慢着!
麋威忽然有所明悟。
问题正是出在历史已经改变!
且说,所谓季汉五大都督,吴懿的督关中只是虚设,不必多提。
其余四个差遣,职权最重的当数督汉中的魏延。
毕竟那是北伐和防备曹魏的最前线,无与伦比。
汉中之下,又以督巴东永安为重。
因为那是防备东吴入侵的最前线。
白帝托孤之后,李严就曾以中都护的身份镇守了永安好几年。
而再往下,江州督和庲降督。
一个作为永安身后的二线战区,一个是安抚南中的差遣。
都是属于“对内”的设置。
重要性自然又低一些。
不过,这一世因为荆州未失,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白帝城以东,一直到江陵,这上千里战略纵深全都在关羽的荆州辖区,全为刘备所有。
根本不存在防御孙权的战略需求。
无非是因为永安那地方自然条件过于优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态。
好到不在那里设个关卡都有点对不起老天爷的馈赠。
所以大概会保留一个“关都尉”的设置,却也只是个中下级军官。
而李严早就超出这个层次,不可能看得上眼的。
甚至,因为不曾发生夷陵之战。
那地方至今还叫“鱼复”。
连“永安”的说法都不存在。
而基于同样的道理。
江州的战略地位也不如原本的历史。
那么回到眼前。
汉中都督,李严肯定争不过魏延。
其余北伐的位置上。
张飞、马超这俩重号将军都还活着。
赵云、黄权、吴懿甚至梓潼太守张翼,都是不错的备选。
反正这批人死光之前,怎么着都轮不到李严扛起北伐大旗。
而再考虑到刘巴刚刚接任尚书令,李严同样无法成为台阁的一把手。
那算来算去。
李严如果想“进步”一下。
还真的只剩一个庲降都督能够惦记了。
所以……这波轮到我坑爹了?
麋威一时心情怪异。
便道:“大人既然无心相争,想必李正方也孤掌难鸣。”
“我听闻诸葛军师跟李正方私交不错,何不请他出面调解?”
麋竺闻言,又是一叹。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