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或喜或怒(本章4k)

渭水在陇右的上游有数条分叉。

其中主干流经冀县、新阳,自临渭入关。

而南支则流经上邽,最终汇入主干,也是经临渭入关。

冀、新阳、上邽、临渭。

这四城共同组成了陇右渭水的城市防御圈。

自开春以后,张既便有意强化四城之间的防御工事。

沿河修筑甬道、烽火台,以保护关内西运出陇的重要通道。

不过这种规模的工事,并非一蹴而就,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偏偏此时陇右既缺人,又缺粮。

更有“蜀贼”四处骚扰。

不胜其烦。

张既不愿坐以待毙,决定亲自入关请援。

这却吓坏了游楚,赖死赖活要来护送。

直到一处能遥遥望见临渭城的烽火台,游楚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却仍不肯离去,非要亲眼看着张既的人马入城才走。

张既佯怒道:

“虽说你是代行的太守,却也是我在本地唯一能倚重的二千石,速速回去,莫要负天下!”

游楚昂然道:

“天下可无游楚,却不能无张公。”

“故游楚可负天下,独不能负张公。”

“况且若张公算无遗策,则你我皆安,何必速归?”

张既闻言叹道:

“天下间哪有完美的计策!”

“只是我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死中求活而已!”

“而且不瞒你说,此战到底能不能诱杀贼将,本就是五五之数。”

“与其说是伏击,不如说是掩护我东行。”

又指着河岸边尚未成型的半截甬道,道:

“我离开这段时日,你莫要懈怠,尽快填补甬道空缺。”

“昔年我跟从先帝(曹操)入潼关讨伐马超韩遂,彼时敌骑也是如今日蜀贼一般,驰骋如风,往来劫掠。”

“那时先帝便循河为甬道,步步为营,一路通向渭南,以抵消敌军骑兵的优势。”

“如今蜀贼之众虽远不及昔年马韩,但我军也因缺粮而军心浮动。”

“修此甬道,不仅仅是为了稳固粮道,更是为了稳固士气。”

游楚连连称唯,其后拜别张既,仍是坚持要目视对方入城才走。

张既无奈,只能率领随行的百骑先行一步。

但尚未走远,上游方向忽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张既隔得远,看不清是哪一部人马,未加防备。

但停留在烽火台的游楚,因地势高,很快就看清一面“麋”字旗。

“快,快点燃烽燧示警!”

游楚立即催促台上戍卒。

然而戍卒们却未立即行动,反而面露彷徨之色。

游楚看着这些明面黄肌瘦的戍卒,忽而理解了张既为什么要以身犯险。

却也顾不得多想,急声道:

“临敌不点烽燧,当斩!”

“点了烽燧,蜀贼或会惊走,能活!”

“纵然不走,你等绑了我投贼,亦能活!”

说罢,喝退左右,又自解佩剑,束手登上烽火台。

戍卒见他如此坦荡,一时也无话可说。

总算将烽火点燃。

这无疑提醒了还停留原地的张既,快马加鞭逃往最近的临渭城。

而游楚虽然看不清城内守军动作。

但仅仅片刻之后,就看到附近的烽火台陆陆续续升起了狼烟。

显然自己的示警已经起到了效果。

蜀贼不趁现在离开,那时就会陷入援军的合围,插翅难飞。

那麋威如此聪明,应该能看清形势吧?

然而。

“他疯了吗?!”

在游楚的惊呼声中,在四起的狼烟之下。

那面麋字旗非但不退。

反而彻底放开了速度,直扑张既所在。

甚至为了减轻战马负担,有骑士扔掉了头胄,马槊,弓弩,箭囊等等易于解除的重物,只提一柄环首刀继续冲杀。

乃是为了拦住张既,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这种不要命的凶悍姿态。

莫说烽火台上的戍卒吓傻了。

就连游楚都看得两股战战,不能自已。

却也束手无措,只能祈求苍天保佑。

可惜他的好运似乎在成功点燃烽火的那一刻便耗尽。

一方是彻底跑出了速度且不要命的老练骑士。

一方是仓促启动,且多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书佐文吏。

两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很快,张既的人马就被冲得最前的汉骑衔尾追上。

虽然护卫骑士拼死抵抗。

但禁不住汉骑数量更多。

堪堪在临渭城一箭之地左右。

张既那一坨人马,终于被蜂拥而至的汉骑团团包围。

而后一拥而上。

张既的身影。

彻底淹没于飞扬的尘土之中。

啪嗒。

游楚跌坐地上,心中拔凉。

这一切来得太快,也结束得太快。

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想明白。

为什么麋威的人马居然能追杀到这里来?

魏平姜维等将又在何方?

就算伏击不成功,拦也该拦住吧?

但下一刻,游楚却顾不得思考这些未解之谜了。

因为身边戍卒的目光,已经不再友善。

……

“所以,那麋威杀害张德容后,并未折返,反而绕城而过,钻进了陇山中?”

郭淮率领援军赶到临渭时,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守城的将领道:

“不仅如此,据逃回来的戍卒说,假太守游仲允也被他掳走了。”

郭淮更是无语。

一日之内,陇右连失两位大员。

简直是奇耻大辱!

游楚也就罢了。

张既乃是陇右的擎天柱,众望所归。

连郭淮都要依仗他的。

其人一去,这本就浮躁的军心民心,今后怕是更难维持了。

“那麋威还剩多少人马?”郭淮揉了揉发胀的脑袋。

守将道:“不到三百骑,且多有损伤。战马倒是抢走了不少。”

见郭淮又是一阵沉默,守将自知救援不力,忙道:

“蜀贼虽然再次遁入山中,但此间往东便是关内,区区二三百残兵已不足为祸。那麋威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末将愿意统兵入山讨贼,为张使君报仇!”

郭淮当然知道守将的心思,暗自一叹,道:

“贼将奸猾,你莫要轻动,继续守好此城!“

守将忙称诺。

郭淮又对左右道:

“发信诸县,刺史张既,将军魏平,中郎姜维等等,英勇奋战,与贼将麋威同归于尽,陇右已靖!”

闻得此言,有部将不忿道:

“张使君和魏将军确实英勇,但姜维分明违背张使君节度,铸下大错,怎可同功?”

那当然是因为姜维家中是本地大姓了!

不然张既怎会给这么一个愣头青白捞战功的机会!

而最可恨的是。

他居然没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