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静得可怕,文武百官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御座之上,朱厚熜笑容和煦,指节分明的拇指与食指无意识的摩挲著,眼睛死死盯著位於文官之首的杨廷和。

杨廷和深呼一口气,刚要开口:“臣……”

谁知端坐在御座之上的朱厚熜却在此时收回了视线,语气听不出喜怒,不紧不慢道:“此事,事关重大,非片刻能定下的。”

“杨先生与诸位阁老,先行退下,擬个妥善的章程出来,再来回奏。”

“今日就到这里,退朝吧。”

杨廷和有些懵。

他还保持著刚刚躬身想要上奏的姿势,嘴巴半张著。

直到司礼监太监张佐扯著他那尖锐细长的嗓子,唱喏道:

“退~朝~~!”

杨廷和这才反应过来,眉头紧皱。

伴隨著“哗啦”一声,满朝文武如潮水一般跪在地上,山呼“恭送皇上。”

在山呼之中,朱厚熜起身,拂袖而去,从头到尾没有再看过一眼杨廷和。

他开口问,却不是在真的在问。

而是在释放一种信號,朕很满意张璁所言。

换句话说便是:朕很不满意杨廷和。

若是在往日,不要说在朝堂上暗戳戳地放话了,就算他公然与杨廷和撕破脸,吵得面红耳赤,除了让满朝文武看点笑话以外没有任何用处,甚至还会暗地里偷偷嘲笑他这位新君。

只是今日有所不同了,新君即位,杨廷和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清理弊病,另外捎带著大肆清除异己,甚至还排挤同阁为官的老好人。

虽是以新君之名,可手里举著屠刀的是他杨廷和,当然得罪人的也是他杨廷和。

杨廷和身为大明首辅,性格刚愎自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他昌荣鼎盛时,那些隱藏的祸患可能並不会显现。

可一旦当他失势,那些积攒多年的矛盾、被隱藏的罪责便会显现出来,从此便会墙倒眾人推,越失势,衰落的越快,衰落的越快,便会越失势……

这也就是为什么《红楼梦》中,贾母明知家底空了,还要倾尽所有家財去办一场近乎“豪奢”的寿宴,因为不如此做,贾府会衰败的更快,更惨。

能以势成,也必然能以势败。

没有什么天翻地覆慨而慷,没有什么兵临城下剑拔弩张,只有润物细无声。

他要让杨廷和不知不觉踏入进去,一切都是那么的顺风顺水,可当他幡然醒悟时,早已经停不下来了。

而自身也早已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了,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他今日此举便是在问那些,与杨廷和平日里有旧怨而只能埋藏心底的官员,现在有人冲了,你们跟不跟?

不过嘛,他现在还需要將这桶火药压的更结实一些,毕竟只有这样做,爆炸时的烟火才会更好看一些。

————

內阁值房。

杨廷和端坐在主位,腰杆挺得笔直,依旧那副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样。

他缓缓端起案桌上的茶杯,轻轻吹开水面上的浮沫后,缓缓抬头,將目光投向了蒋冕。

沉声问道:“敬之,户部孙尚书那边,从国库中因边镇粮餉与灾患拨出去的银两,如今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听闻户部那边,陛下让锦衣卫与东厂的人去盯著了,再加上孙尚书亲力亲为,至今一切顺遂,没有人敢动弯脑筋。”

杨廷和微微頷首,虽然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可在政事上,新君还是得力的,希望他今日所选,能对得起大明的江山社稷吧。

內阁值房中的气氛,依旧很压抑。

片刻后,杨廷和抬起头,眉头紧锁,看向诸位阁老,沉声道:“陛下所言的那个观政进士张璁上疏一事,诸位阁老怎么看?”

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每位阁老的耳朵。

三名阁老闻言抬起头,目光看向杨廷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