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裂缝
徐涛凑过来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兄弟,隔行如隔山啊。你问我这个,等於问一个厨子怎么修航母。不过……”他话锋一转,神秘地笑了笑,“我虽然不懂,但我知道谁懂。”
他指了指教研室斜对角的一个方向。林浩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个戴著深度近视眼镜、髮际线高得有些令人担忧的师兄,正聚精会神地对著一个黑色的、全是代码的屏幕发呆。
“孙鹏飞老师组的博士,高翔师兄。”徐涛介绍道,“咱们实验室的『人形计算机』,专业搞理论计算和模擬的,据说他能把整个元素周期表当键盘用。你问他这个,算是问对人了。”
“他……好说话吗?”林浩有些犹豫。
“科研狗之间,最好的社交货幣就是『提问』和『解答』。”徐涛拍了拍他的背,鼓励道,“去吧,勇敢点,就说你是陈默老师的学生,想请教个问题。高翔师兄人不错的,就是有点……技术宅。”
林浩抱著“壮士一去兮不復还”的决心,走到了高翔师兄的背后。
“高……高师兄,您好。”
高翔的头没有动,眼睛依旧死死地盯著屏幕,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
“那个……我是陈默老师组的林浩,想请教您一个关於『calphad』方法的问题……”
听到“陈默”的名字,高翔的身体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他缓缓地转过头,扶了扶那厚得像瓶底一样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著智慧(和熬夜)的光芒。
“陈老师啊……”高翔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是我师叔。你说吧,什么问题?”
林浩受宠若惊,赶紧把自己的问题说了一遍。
高翔听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自己的电脑上敲了几下,调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软体界面。然后,他开始用一种林浩勉强能听懂的语言,从最基本的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讲起,讲到资料库的建立,再到计算引擎的原理。
他的讲解,充满了各种硬核的专业术语,但逻辑链条却异常清晰。他就像一个高明的程式设计师,把一个复杂的“黑箱”系统,一层层地拆解开,把里面的每一个零件、每一行代码都展示给林浩看。
半个小时后,林浩感觉自己的大脑经歷了一场“硬核科普”的洗礼。他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细节,但至少,他不再觉得“calphad”是算命了,他明白了这背后有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谢谢您,高师兄!我……我大概明白了!”林浩感激涕零。
“不客气。”高翔点了点头,又转过头去,继续与他的代码和模型“神交”去了。
林浩回到自己的座位,感觉自己像是打通了一个小关卡的boss,收穫了珍贵的经验值。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主动求助,並不丟人。教研室里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大神”们,其实也並不都像李瑞阳和张远那样难以接近。
带著这份新的感悟,林浩的“咸鱼之心”,又出现了一道更深的裂缝。他重新投入到论文的苦战中,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