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的深夜奶茶,像一剂强效的“心理按摩”,让林浩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於得到了片刻的舒缓。

虽然现实的困境没有改变,高翔师兄的计算结果还遥遥无期,王师傅那扇大门也还没为他敞开,但林浩的心態,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一个人钻牛角尖,被文献里的“常识”压得喘不过气。他开始相信,或者说,他选择去相信,陈默那个看似疯狂的猜想。

第二天,当他再次走进图书馆时,他不再是去寻找“支撑”,而是去寻找“漏洞”。他开始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那些经典的、论证“低温脆性”的文献。他试图从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理论中,找到一些被前人忽略的、可能存在的“例外条款”。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他的文献阅读,从一种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对话”。虽然依旧很累,但他不再感到绝望。

就在他埋头於文献的海洋中时,他的微信,又“叮”地响了一声。

还是苏晓月。

【苏晓月:把你的邮箱给我一下。】

林浩有些疑惑,但还是把自己的邮箱地址发了过去。

几分钟后,他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来自苏晓月的邮件。邮件没有正文,只有一个巨大的、超过100mb的压缩文件包。

他好奇地点开压缩包,解压。当他看到里面的內容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里面,是几十个分门別类的文件夹。

文件夹的名称,赫然是:“低温原位力学测试技术-综述”、“液氮环境下引伸计標定方法”、“金属玻璃低温断裂行为-经典文献”、“知名课题组最新进展-nature & science”……

他隨手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十几篇pdf格式的顶尖文献,每一篇,都是这个领域的扛鼎之作。他知道,虽然在学校里下载这些文献是免费的,但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精准地、系统地筛选出这些最有价值、最核心的文章,並將其分门別类地整理好,这背后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和专业的判断力,是极其惊人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献分享”了,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知识宝库”!

苏晓月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將这个林浩自己都还处於摸索阶段的、极其专业的领域,进行了如此系统和深入的梳理。这背后所展现出的信息检索能力、文献筛选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简直强大到恐怖。

而在所有文件夹的最后,还有一个名为“个人阅读心得”的word文档。

林浩颤抖著手,点开了它。

文档里,是苏晓月用她那標誌性的、条理清晰的风格,写下的笔记。

“……总结来看,目前非晶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研究,主要面临三大技术瓶颈:1. 低温环境下温度的精確控制与测量;2. 低温夹具与样品间的热应力问题;3. 原位观测设备(如sem/tem)与低温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