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液氮中的「仙气」与「险情」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里。
垃圾桶里,有他早上为了提神,喝完后扔掉的一个红牛易拉罐。
一个极其大胆的、堪称“异想天开”的念头,在他脑海里,像一道闪电般,划过。
“老师!”他突然开口,把正在检查管路的王师傅和陈默都嚇了一跳。
“干嘛?一惊一乍的。”王师傅没好气地说。
“我……我可能……有个办法。”林浩指著那个垃圾桶,语气里带著一丝不確定和兴奋,“就是……可能有点『野』。”
他快步走过去,从垃圾桶里,把那个红牛易拉罐捡了起来。
王师傅和陈默都愣住了,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林浩也不解释,他找来一把剪刀,熟练地將易拉罐的顶部和底部剪掉,然后小心翼翼地,將中间那部分铝皮,展开成一张平整的薄片。
“你要干嘛?”王师傅终於忍不住问道。
“做垫片。”林浩的回答,言简意賅。
他拿著那张薄薄的铝皮,解释道:“王老师,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个接头漏气,是因为密封圈冻裂后,產生了极其微小的缝隙。我们现在没有新的密封圈,但是,铝的延展性很好,而且在低温下,不会像橡胶那样变脆。”
“我的想法是,”他的眼中,闪烁著一种属於“工程师”的、自信的光芒,“我们用这张铝皮,剪出一个和密封圈一样大小的、环形的垫片。然后,把它垫在那个已经冻裂的密封圈下面。当我们重新拧紧接头时,柔软的铝垫片,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去填充那个因为开裂而產生的微小缝隙。理论上,它能起到临时的密封作用!”
听完林浩这番“异想天开”的理论,王师傅和陈默,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都震惊了。
他们震惊的,不是这个方法的“野”,而是林浩在如此紧张和被动的局面下,还能保持冷静的思考,並迅速地、从身边最不起眼的物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这种强大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个普通博士生的范畴。
“胡闹!”王师傅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欣赏和一丝好奇,“用易拉罐皮去密封几百万的设备?你小子,真敢想!”
陈默也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著林浩,然后,对著王师傅,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代表了他的態度——他愿意,再陪著这个学生,“疯”一次。
王师傅看懂了陈默的眼神。他嘆了口气,摇了摇头,嘴里嘟囔著:“疯子,都是疯子。”然后,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把最精细的圆规刀,递给了林浩。
“喏,用这个,剪得漂亮点。”
林浩接过圆规刀,笑了。他知道,他又一次,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了这两位“大佬”的信任。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三个人,一个博导,一个高级技工,一个博士生,像三个小学生做手工一样,围在一起,用一张红牛易拉罐的铝皮,精心製作著一个决定他们命运的、小小的垫片。
当那个闪烁著金属光泽的、环形的“土法”垫片,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那个黄铜接头里时,所有人的心,都再次悬了起来。
“好了。”林浩拧紧了最后一颗螺丝。
“再……再试一次?”王师傅的声音,都有些不確定了。
陈默没有说话,只是对著林浩,重重地点了点头。
林浩走到液氮罐前,握住总阀。
这一次,当他再次打开阀门时,整个实验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那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黄铜接头。
成败,在此一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