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现在推行高卢主义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对於罗马教皇的权威都已经不理不睬了。”利奥波德沉声说道:“既然如此的话,罗马教皇只能够选择倚靠帝国,来捍卫对上帝的信仰了,那么,我们如果向罗马教廷要求主教敘任权的话,应该也不是什么太过分的事情吧。有了主教敘任权的话,帝国中央政府要想从教会的手上,把什一税给接管过来,想必也会如同探囊取物”

查理六世和欧根亲王对於利奥波德的想法表示支持,一眾枢密院高官也都赞成利奥波德的想法。

还以为现在是中世纪呢?罗马教皇想绝罚谁就绝罚谁的时代?別做梦了,捧著你是教皇,不捧著你你不就是一个神棍吗?

什么?有意见?有意见也得憋著!

法国人都敢在十四世纪玩阿维尼翁之囚,把奥地利人逼急了,在十八世纪来一次蒂罗尔之囚,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说自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爭结束之后,罗马教皇一直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对於西班牙王位的宣称。

但是早在1713年《乌德勒支条约》签订之后,查理六世就宣布放弃了对西班牙王位的宣称。

反正西班牙王位都已经拿不回来了,罗马教皇支不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对於西班牙王位的宣称还有什么用?

关於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制度的第一项议案顺利通过,接下来的第二项议程,依旧是由利奥波德提出,利奥波德建议,由帝国中央政府下令,由各地方政府统计普查帝国境內的人口,以为下一步的民族同化政策做准备。

虽然在这个工业化还没有起步,交通並不便利的时代,进行人口的统计普查並不是一项容易的事情,但是由於这个时代,奥地利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农奴,农奴被禁錮在土地上,人口流动规模也並不大,因此统计起来倒也方便一些。

而隨著斐迪南三世、利奥波德一世、约瑟夫一世和查理六世四任皇帝不断地推行强化专制皇权和中央集权,也使得现在帝国中央政府几乎控制全国境內的行政、財政和军事大权。

自从《乌得勒支条约》签订之后,利奥波德的父皇查理六世就模仿“太阳王”路易十四,用文化建设与艺术魅力来强化奥地利的绝对君主制,比如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皇室。还向各地方派驻“司法、警察和財政监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引进新式武器和先进技术,並把各地方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

近二十年间,查理六世將贵族们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藉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每年,查理六世都会在霍夫堡皇宫和美泉宫举办宴会,並且邀请贵族们参加,宫廷的规矩迫使贵族们为了衣装费用而付出巨款,他们从早到晚都得待在宫殿里参加舞会、宴席和其他庆祝活动。

因此每个希望得宠於皇帝的贵族都必须每天在场。查理六世让这些贵族们沉溺於博取皇帝的宠幸,没有时间去管理地方的问题,渐渐地他们就丧失统治地方的权力了。

那时尚且年幼的利奥波德,还不理解父皇查理六世为什么这么热衷於举办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宫廷宴会,直到长大之后才明白,这是查理六世的收权之举。

果然效仿路易十四的这一招是真的高明,把地方的实力派贵族圈养在宫廷里面,然后把作为地头蛇的他们转变为只能够依附於皇帝存在的行政官员和军事將领。

利奥波德建议將在匈牙利王国除了匈牙利人以外的其余民族,诸如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斯洛维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和克罗埃西亚人全部都划入德意志人。

反正这些民族目前的文化程度还相当落后,也並不在乎自己是什么民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