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当然不能辜负宋大夫这份好心,乖巧的在一旁適时发言,一时间园中贵族、墨家、农家、散客几大不同派系成员气氛其乐融融。

没过一会儿,府內管家上前匯报:天问剑已经从巨剑中取出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宋玉这位主人还没反应,风鬍子与徐铸就急不可耐的拽著管家冲向了铸剑室。

园中瞬间只剩下宋玉与周安两人。

宋玉笑著拍拍手,很快,两位奴僕抬著一只箱子放到了周安面前。

掀开箱盖,里面是数十卷竹简,俱为数十年前屈原的习武手记原本,还有宋玉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感悟也掺杂其中,论起价值,胜过了周安这些年在农家所得武学。

农家传承千年,当然也有更高深的秘籍,但那些都是此时的周安所触及不到的。

“这些书籍老夫一直保留著很好,没有缺漏,此外...”

宋玉不舍地上前抚摸著箱內竹简,话音一顿,又道:“老夫还有一物,应当对你会有帮助,只是此物太过凶险,是否要用,你自己斟酌吧。”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只扁平小木匣,交予周安。

周安听出了宋大夫语气中的凝重,郑重接过,在对方的全程注视下打开匣盖,只见五只菱形赤红玉片躺在其內。

拿起其中一片,周安当即浑身一颤,他只觉一道热息从指尖传入经脉,体內內气不由自主地加速了运转。

“这是天智玉,是昔日商紂王之物。”宋玉適时展开解说。

昔日武王伐紂,牧野克商,商紂王自知回天乏术,携带珠玉宝货在鹿台自焚而死。

鹿台废墟之下,紂王宝物里的四千庶玉在大火中化作飞灰,唯有五枚天智玉不仅毫髮无损,色泽还愈发亮丽,令世人惊嘆,武王也视之为绝世之宝。

后来武王早逝,紂王之子武庚联合三监叛乱,被周公平息,周公遵循“兴灭继绝”政策,改封微子启於商丘,建立宋国,天智玉也在那时一併赐归宋人。

再后来之事就不必多说了,宋国最终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宋玉作为宋国公族之后,这天智玉在他手中也是合乎情理。

“天智玉佩於身上,可以刺激其主人內功增强,昔日紂王一身武力堪称天下无双便有此玉功劳,但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天智玉本就性阳,在鹿台大火之后阳气愈烈,长期佩戴,会使人体內阴阳失衡。”

宋玉认真告诫道:“届时经脉生出火毒,难保不会復现紂王之死。”

身为宋国遗民,宋玉说起来也算殷商后裔,但提起商紂王这个名字时,他毫无敬重之意,反倒是对『武王』『周公』两词颇为崇拜。

“小子谨记教诲。”

將天智玉匣盖上,周安抱拳向宋大夫拜了一拜,一把天问剑换来屈原手记与殷商遗宝,实属大赚。

其中天智玉固然危险,但它增强內力的效果在现世诸多珍宝里也是稀罕属性,妥当利用好它,小心控制火毒生成,只要不失控,不亚於一柄名剑傍身。

“嗯。”宋玉看著周安將天智玉匣装入怀中,对此不再多言,话锋一转,主动將话题再次转到了农家身上:

“你身上天问剑事件已了,接下来是打算继续在楚地游歷还是返回大泽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