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反应最快,已是高声吩咐下去:“开祠堂!放爵赏!府中上下,无论大小,一律赏三个月的月钱!今晚大排筵宴,庆贺娘娘千岁大喜!”

整个贾府彻底陷入了狂欢。

黛玉隨著眾人行礼道贺,目光却冷静地扫过全场。

她看到贾母、王夫人那发自內心的喜悦,看到王熙凤精明强干地指挥若定,也看到薛姨妈和宝釵脸上那略显复杂的笑容——喜悦中掺杂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与算计。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几个穿著北静王府服饰的下人也挤在贺喜的人群中,他们的脸上虽也带著笑,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定,交头接耳一番后,其中一人悄悄退出了喧闹的大厅,快步离去。

黛玉心下明了。

消息想必已经第一时间传去了北静王府。

水溶此刻,怕是又惊又怒,却不得不暂时按捺下来。

至少在元妃省亲这件更大的“皇差”面前,他强纳妃妹的事情,必须往后放,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一场几乎將她逼入绝境的危机,竟就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骤然缓解了。

然而,黛玉心中却无多少喜悦,反而升起更深的警惕。

“鲜著锦,烈火烹油。”

系统任务名称“盛宴下的暗影”。

她此刻的感受,这荣耀的背后,是更大的消耗和更深的陷阱。

贾府眾人沉浸在狂喜之中,看不到那潜藏的危机,但她看得到。

正当筵席初开,酒过三巡,气氛最为热烈之时,忽又有门子上气不接下气地飞奔来报:“老爷!老爷!兵部急递!八百里加急军报!”

欢乐的宴席顿时一静。

贾赦、贾政等人脸色一肃。

在这种时候来的八百里加急,绝非小事。

贾璉急忙出去,片刻后回来,脸色有些古怪,凑到贾政耳边低语了几句。

贾政闻言,先是一惊,隨即脸上竟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复杂表情,他清了清嗓子,对眾人道:“无妨,无妨!是西北边关突发战事,一股韃靼流寇越境劫掠,规模不大,但朝廷需遣大將即刻前往镇抚。”

眾人闻言,刚提起的心又放了下去,纷纷笑道:“区区流寇,天兵一到,自然灰飞烟灭。”

然而,贾政接下来的话,却让黛玉心中猛地一动:“……陛下已点將,命北静王水溶为钦差,即刻前往西北督军镇抚,不得有误。”

北静王……被派去边关了?

黛玉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刚封妃缓了他的逼婚之势,转眼又把他本人调离了京城?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

她忽然想起元春。

这位刚晋封的贤德妃,在宫中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又是否在其中起到了某种作用?

是为了保护家族,还是顺手帮她这个並不得她亲眼相看的表妹解围?

无论如何,结果就是北静王水溶必须立刻奔赴边关,归期未定。

他那三日后通牒,自然作废。

逼婚之事,彻底暂告一段落。

压在心头的巨石,终於被移开。

黛玉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感觉周身一轻。

危机解除,她贏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她也深知,这並非结束。

北静王不会死心,贾府的財政危机也不会因元春封妃而缓解,反而会因省亲而加剧。

元春封妃的狂喜,如同最浓烈的醇酒,醉倒了整个贾府。

接连数日,寧荣两府皆是车马盈门,贺客如云,笙歌笑语彻夜不息。

那“泼天富贵”、“皇亲国戚”的讚誉,几乎要將两府的屋顶掀翻。

北静王奉旨督军边关的消息,也早已传开。

在贾府眾人看来,这更是双喜临门——既彰显了皇恩浩荡,又暂时解除了林黛玉那边的“小麻烦”。

王夫人虽心底暗恨时机不巧,却也不敢在元妃大喜的当口再有丝毫表露,只得暂时將心思压下,全力投入到另一桩更为紧要的“皇差”上去——筹盖省亲別院。

圣旨已下,恩准贤德妃於明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归家省亲。

这建造省亲別墅,便成了贾府头一等大事,压倒一切。

贾赦、贾政、贾珍等立刻召集清客相公,请了山子野等匠人,会同贾璉、赖大、林之孝等管事,日夜筹划图样。

地址就选在寧荣二府之间,拆毁了原东府园一带的旧宅院落,將两处院落並在一处,竟占了整整三里半大的地界!

宏大的规划图样很快呈报上去,並获得了宫內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