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马士英生平!
薛国观到底收了这胡全才多少钱?
朱由检心中冷哼,正打算否了胡全才,但仔细想想,万一,这胡全才真有能力呢?
至於钱元愨,与胡全才同样也是兵部主事。
朱由检就想不明白了,怎么一个二个的,都推兵部主事?
张縉彦,兵科都给事中,那品级可就更低了,属於正七品,当然,原本是翰林院的,而且,还是崇禎亲自选进去的。
只是因为张縉彦上疏分析了流贼情况,看上去颇为知兵,所以,就给调到了兵部。
看到张縉彦,崇禎感觉可以先给他当个兵部侍郎再说,至於兵部尚书?恐怕难以服眾。
至於马士英……
相较於这些人,马士英的资歷明显更深,万历年间,初为户部观政,到了天启年间,为户部陕西司郎中,后来升任河南知府。
到了今朝,先为大同知府,后升山西阳和道副使,再升右僉都御史,巡抚宣府。
后来因为总监王坤攻訐,获罪。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再听到马士英的消息,却不想,內阁竟然廷推马士英?
不过,说实话,这么多人中,马士英的履歷是最好的,资歷也足够。
而且,马士英还是將门之后!
如果不是当年太监攻訐,说不定早就入阁了?
他心中是属意马士英的。
可紧接著,朱由检又警惕起来。
先廷推几个不知所谓的小官,然后再廷推马士英……
“薛国观啊薛国观,你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朱由检眯起眼。
不过,这时候,也顾不上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不管如何,马士英的生平都要看。
且,这么多人中,他也的確属意马士英……
一念至此,朱由检翻开生死簿最新一页,提笔便写下了『马士英』的名字。
“马士英啊……”
陆晟瞥了眼朱由检,微微一笑,伸手朝著生死簿一点……
“嗡!”
伴隨著幽光环绕,关於马士英的信息,便浮现在生死簿上……
【姓名:马士英】
【籍贯:贵州贵阳府】
【生年:万历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轩辕歷4293年,西历1596年)】
【卒年:隆武二年/顺治三年六月二十日(轩辕歷4343年,西历1646年)】
【死因:被俘殉国】
【该寿:五十】
【生平:万历四十七年殿试二甲,著户部观政,十月,授南京户部主事。】
【天启年,升任户部陕西司郎中、河南知府。】
【崇禎二年,补大同知府。三年,升任山西阳河道副使。五年,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抚宣府,到任一月,因挪用公款討好权贵,被太监王坤告发,坐遣戍。】
【崇禎十五年,五月,因凤阳总督高斗光以失五城而逮治,在礼部侍郎王锡袞推荐下,首辅周延儒採纳,后,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总督庐、凤等处军务。】
【崇禎十七年,京师陷落后,联合诚意伯刘孔昭,太监卢九德,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后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太师,荫锦衣卫指挥僉事。】
【弘光年,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南明朝廷不仅没能同仇敌愾,反而爭权夺利,党爭不断,马士英联合刘孔昭、阮大鉞大势排除异己,互相掣肘,然,清军南下,弘光朝廷不敌,马士英带著邹太后出奔。】
【弘光朝廷覆灭后,本欲投奔隆武朝与鲁监国两方势力,可因臭名远扬,被拒之门外,后盘桓浙江一带,为了挽回名声,多次参与抗清战役,最终不敌,被俘就义,享年五十岁。】
朱由检:“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