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家重亲情,叔侄除外
朱棣哈哈大笑,在內堂內来回踱步。
这也不怪他听到这个消息会如此高兴。
朱棣膝下一共就四个儿子,除了幼殤的四子朱高爔是庶出以外,其余三子,皆为正妃徐氏嫡出。
老大朱高炽性情敦厚、身肥体胖、不通武事。却是当年太祖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燕王世子。
老二朱高煦最类朱棣,天生神力、英武非常,一直为朱棣最喜。
老三朱高燧年纪最小,从小更是被朱棣跟徐王妃一块娇惯长大。
今年夏四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小祥,也就是周年祭。
按理说朱棣应该亲自前往,但朝廷削藩的意图明显,因此朱棣果断选择了装病,病的快要死了。
但朱元璋的周年祭总得派人去,因此朱棣就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同前往。
在派儿子前去南京前,姚广孝曾跟朱棣建言:“不宜偕往”。也就是不能都派去,万一朝堂给扣下了当人质怎么办。
以姚广孝的意思,至少得留一个儿子在身边以备不患。毕竟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彼时齐、湘、代三王之事还没有发生,朱棣也没打定主意真要造反,就跟姚广孝说:“令朝廷勿疑也。”
別让朝堂生了疑,怀疑我真有不轨之心。
就这么著,燕王全部的三个儿子,都被派到了南京。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三个儿子却一点回来的跡象都没有,朱棣派人打探得到消息,三个儿子都被朝廷监控起来了,根本走不了。
到这个时候,朱棣才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听姚广孝的,但凡留下一个儿子呢。
后来见到了周辰,从周辰那里得知了关於齐、湘、代三王的预言,朱棣更后悔了。
既想一切真的能像周辰说的那样,这样一来,自己可以获得一个天赐的助力。又怕真发生了,朝廷打定了主意要对他下手,三个儿子更回不来了。
结果谁曾想到,朝廷最终居然一个不落的全送回来了,这让朱棣之前对三个儿子性命的担忧,顿时一扫而光!
“老和尚,本王一直后悔当时没有听你的建议啊。你是不知,本王这些日子有多担心。”
朱棣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三个儿子的担心。
他们老朱家的人对亲情都挺看重的,当然前提是父子关係才行,叔侄关係那就不行了。
“周辰,你跟本王说说,你说的那个史书上,又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
“要是本王的三个儿子全回来了,本王一定对你重重有赏!”
朱棣拍著周辰的肩膀,儼然一副很是亲密的模样。
如果之前对周辰的身份还存疑,那么一旦自己的三个儿子都能平安归还,这最后的一点怀疑,也就全都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
假设周辰真是建文派来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蛊惑自己,並拿到自己造反的证据,好有理由对自己下手。
可单单只是为了想要这么一个理由,而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回来。
这样的做法是完全不合理的。
把他朱棣的三个儿子扣下,贬为庶民甚至直接找理由砍了,不是更能激他朱棣造反吗。
“燕王殿下,轻点,小子皮薄。”
周辰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朱棣的手劲是真的大,拍了自己两下,肩膀都有点发麻了。
“我想想啊。”
周辰说著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他进来这么久朱棣也没让他就座。站了这么久再加上一直就没吃饱过,还被朱棣拍了两下肩膀,一下子有些站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