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启航杯」竞赛
03年南江的夏日蝉鸣不断,林凡走在陌生城市的马路上茫然烦闷。
林凡心心念念、时时刻刻想见苏晚晴,可是都重生了现实还是束缚著他。
跨市转校,需要接收学校同意,原学校放人、学籍转移和父母支持,还有借读费。
尤其转入苏晚晴所在的省重点高中,难度极大。
林凡刷了很久的手机,在南江市的教育局和南江中学网站上仔细搜索,並没有找到转校的相关信息。
暂时是没好的办法,他对03年的南江还是太陌生了。
但是桐城他还是很熟悉,林凡的思绪回忆著高中时代。
当年班里的学霸王予奇高三下半学期就没上过学,后来是保送去了魔都復通大学,是个很好的985高校。
印象里同桌李俊楠说过好像是通过参加了什么全省竞赛?
林凡在手机上搜索了全国中学竞赛,“启航杯”全国中学生创新竞赛赫然出现在林凡视野中。
就是它!
林凡坐了起来。
这个竞赛由全国几所顶尖大学联合举办,虽是非官方奥赛,但在自主招生高校和各省重点中学间也极具分量。
在2003年下半年,確切地说,在新学期开学后不久,各省重点高中,曾短暂低调开放过一个特长生的快速转入通道。
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启航杯”竞赛,提升学校顶尖大学录取率。
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可以保送部分高校还能晋级参加全国竞技,获二三等也可以转入重点高中继续学习。
这个窗口期极短,信息也只在顶尖的竞赛圈小范围流传,特长生要求在数学、物理、化学或信息学等学科有超凡的潜力。
最关键的是,林凡上辈子研究就是ai数学模型,大学学习的计算机专业,高数、微积分、线代、离散数学、资讯理论等等数学基础的功底扎实,熟悉后应付高中的竞赛题不难。
林凡仔细检索著每一个信息细节。
“启航杯”省级选拔赛,在一个月后,现在准备应该来得及。
不论怎样,还是要先联繫学校,看来只能毛遂自荐了。
林凡出了酒店,又来到了“蓝色空间”网吧,开了两个小时机子。
林凡找到“启航杯”官网,下载了练习试题。
他打开文档,深吸了一口气,无视了周围嘈杂的游戏声和聊天吵闹声,全神贯注地搜索、確认、回忆脑中已被封存的数学知识。
“哎...哎,那人在学习。”
“装什么呢?学习跑到网吧来了?”
“那人真奇怪,別人玩游戏聊天,他搁那儿看题。”
“真能装,看题不在学校待著,这个点上网?”
周围的上网青年,看著旁若无人的林凡,目不转睛盯著屏幕上的数学题,心里很是不爽。
有气愤自己的墮落,有羡慕眼前少年的努力,更多的人是不屑:大家都在玩你跑这里装清高来了。
林凡並未在意周围异样的眼光,全身心沉浸在解题中,多年不用的知识如涓涓溪流匯聚起来。
林凡看了三道题,每一题都刻意选了一种略显青涩却逻辑縝密的解法,这是標准答案之外的思路,能展现出思维深度和技巧运用,足够让老师眼前一亮了。
林凡覆核了一遍,整理后邮件发送了南江高中的邮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