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无视魏主任,淡淡说道:“张校长,我数学成绩不错,每次都稳定在145以上,其他成绩我很快也会追上来,何况还有一年的时间。”

魏主任发出一声轻笑,“同学,我们学校数学好的学生一大堆,別说145了满分都好几个。”

他手指著不知天高地厚的林凡,蔑视继续说:“每年我们都有二三十个学生靠近华清大学,这些学生,哪个不是从高一甚至初中就开始展露头角?他们的天赋、学识、接受的教育,和你完全是不同的层次,別说一年,给你三年都不一定能追上。”

张校长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担心魏主任的话过重打击到眼前的学生,宽慰道:“不过小伙子,你很勇敢,继续努力,一年的时间还是能提高不少成绩的。学习不在乎哪里学,只要努力都会有好结果。”

说罢拿起了钢笔,翻开桌上的文件,准备结束这场谈话。

林凡脸上没有一丝的失落和慌乱。

“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成绩入不了贵校的眼睛,可我以南江一中的名义,参加『启航杯』拿第一呢?”

张校长放下手中的钢笔,听到“启航杯”来了兴趣。

“哦?你之前参加过奥赛?”

“没有,但我自己对数学很有研究,来之前我给贵校邮箱发了做的竞赛题,校长你现在就可以查阅。”

张校长半信半疑打开学校邮箱,思索了片刻,“魏主任,你去把王建国老师叫来。”

王建国在南江一中任职了20多年,一直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每年都带领有天赋的学生参加竞赛,可竞赛不比考试,还是需那些天赋极高的学生,往年竞赛成绩一直不理想。

不一会,一个年近六十,头髮稀疏,眼戴老式眼镜,还有点驼背的老教师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你找我?”

“来来来,王老师,帮忙看看这几个题答得如何?”

王老师拿了个椅子,坐在校长旁目不转盯看著电脑,不时点点头,又拿了支笔在纸上来回计算。

5分钟过后。

“怎么样?王老师。”

王老师回过神,不停点头讚嘆:“大概看了一下,確实不简单。”

“这第一道数论题用到了费马平方和定理和无穷递降法;第二道组合应用题用到了基本的抽屉原理和极限的思维;第三道几何题引辅助线利用共边燕尾定理,虽然计算量大不是最优解法但逻辑严密,不易出错,能看的出解题的人数学基础扎实。”

张校长眼里发光,兴奋道:“这么说,做题的学生是个可造之材?”

“可造之材?如果是学生,可真是个宝贝啊,这些定理、求解方法不经过大量特殊练习是学不会的,而且这道组合题的极限思路,那是大学里的课程。”

张校长站了起来,满意地拍了拍林凡的肩膀。

“好好好,王老师,给你介绍一下,我说的学生就是这位。”

王老师望著林凡,不敢相信眼前穿著阳光,帅气的少年就是解题的学生。

他的固有印象,能做出这样解法的学生,大概是贫寒、老实的孩子。

数学这门课程,学到奥数这个程度太过辛苦了。

王老师惊讶问道:“解题用到的高等数学理论,涉及很多大学的数学知识,平时自学的吗?”

“有时学习压力大了,就看看大学的教材,当消遣嘛。”

“看书当消遣?”王老师笑了笑。

如果眼前的孩子说话不假,真就是天赋了。

“比较喜欢数学,读数学书就不会想其他烦心的事。”林凡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