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是个大名人,万一到处廊坊有被人发现,可是会引起骚动的。
事实上他只是觉得有备无患,提前准备一下罢了。
他之前每天上班下班来来去去,都没什么人正眼瞧他。
也就上次到城里晃悠一圈,被逮了个正着。
尽管是大冬天,王天阳姐出门没多久还是在路上看到了其他赶集的村民,大多数是些大爷大妈,但也不乏有年轻人的身影。
有些人甚至推出了家里的老式自行车,将小孩放到自行车上推着走。
大家七里八乡的,或多或少彼此认识。
走在路上,很多人扯着嗓子说话,热闹至极。
那样的场面,让王天阳想起自己曾经拍的一条视频,关于赶集、关于裁缝铺子。
视频里的那种热闹似乎重新回到了这个古老的村子!
“哎哟,这个俏媳妇儿不是阿梅吗??虎子家的媳妇儿!我刚刚瞧了半天,就是不敢认,你啥时候回来的呀??怎么也不上我家来坐坐。”
“天哪,还真是。”
有人认出了阿梅。
不多时,他们就被人围了起来,老婶子们连声感叹话长话短。
接着,大家就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全是些别人的家事。
毕竟村里人还凑到一起说闲话的性子一时半会儿是改不了。
阿梅倒也实诚,想着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就把自身想法包装了一下都给说了出来。
正好也破一破早前那些风言风语。
好在旁边有自家村子里的人帮衬,再加上其他村子或多或少要高看桃村一眼,更是不敢轻易得罪王天阳一家。
再加上大家现在日子本身过的还不错,比较有奔头,倒也没有刨根问底,出言讽刺。
得知事情大致经过之后,都连连说起了好话。
“……放宽心吧,好好在家养身体,肯定能把身体给养好。我家那娃不也是,前段时间在城里总是嚷嚷着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可把我心疼坏了。”
一位慢悠悠骑着小三轮的大婶子和睦开口:
“这不回来住了些时间,整天跟个猪一样,睡到日晒三更都不起床,一顿三碗饭都不够他吃的。这外头哪能有家里好?”
“你家孩子回来了?这还出不出去啊?之后有啥打算呢?”
话题很快被转移。
“不出去了,我不想再让他出去,平时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就让他在家陪我。我准备啊,就让他在县里找个活干,实在不行跟我一起去摆摊,混口饭吃肯定没问题。”
“混口饭吃?我怕你们一家是要去拖麻袋装钱吧!我可是听说你这个老丫头这两个月赚了不少钱,再搞个一两年,媳妇本也能攒够!”
之前说话那人语气酸溜溜的。
“你这懒汉!就看别人赚钱,不晓得,我天没亮就爬起来,忙死累活。再说了,我赚钱怎么了?别人年轻人都说了,我家豆腐做得好,真材实料又新鲜又好吃。他们就乐意买我家豆腐,吃了还想吃哩。”
“现在咱们这赚钱的机会这么多,你自己把握不住能怪谁?我们村的钱大妈那么大一把年纪,自己亲手操刀杀猪。还有隔壁村的五爷,还不是每天起早贪黑?想赚钱机会多的是,就看你中不中用!”
大婶子劈头盖脸一顿骂。
之前那老头说了缩脑袋,语气讪讪:
“我又没说你啥不是,夸你会赚钱还夸错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