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军如此年少有为。想必备受贵国皇帝器重吧。能策划出此次行动。实在叫老夫万分佩服啊。”

秦琼眉头一挑。然后道:“于将军谬赞了。秦某愧不敢当。我只是执行命令的领军将军。至于策划行动的却是另有其人。”

“哦。不知道是何人。竟有如此能耐。让老夫栽了如此大的跟头。”不止于翼好奇。就连宇文招也对这个问題困惑不解。作为北周的核心层。对于齐国虽不说了若指掌。但比较厉害的文臣武将他们自是比较了解。但却从未听说过秦琼此人。然而当今的北齐。有这般能耐的独孤永业。高长恭却都不在此处。

“这个嘛。于将军到时候便知。现在还不方便说。”秦琼有些为难地道。顿了顿。秦琼接着说道:“于将军。时候不早。你们这就自缚了双手随秦某走吧。”

于翼虽然心中气愤。但却沒有表露出來。只是深深地看了秦琼一眼。然后接下佩剑。扯下一片衣襟自缚了双手。其他周军也是恼怒不已。但此时形势比人强。在充满压迫的火箭下。他们也只能恨恨地瞪视着秦琼。依言照做。

……

正当宇文邕意气风发。欲要一举率兵冲入并州。踏平晋阳。活捉高纬时。北方却突然有不好的消息传來。于翼与宇文招路五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沒。这对因大胜的宇文邕來说无疑于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于翼何许人也。不说久经沙场磨砺。行事又向來谨慎非常。就连曾今不可一世的宇文护都对他忌惮三分。其人更是提出了平齐三策。然而就是这样不世出的赫赫大将。竟然被敌人尽数全歼。而自己居然在数日后才得到消息。

五万大军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沒有动摇根基。但也是伤筋动骨。让宇文邕十分肉痛。尤其是对于那全歼了于翼和宇文招的敌人。他更是沒有丝毫的了解。

难道于翼和宇文招背叛了自己。

百思不得其解下。宇文邕心中不禁浮上这般想法。但旋即便被他强行驱逐。想当年宇文邕还未掌权时。面对独掌大权的宇文护。于翼都能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如今他又有什么理由背叛自己。更何况他的家眷还在周国。

未知的事情总是让人恐惧。尤其是战场交锋。稍有疏忽。都会导致战局变化。宇文邕不得不谨慎行事。无论于翼是否背叛。还是有强悍的敌人处在暗处。宇文邕都必须小心应付。故而。当将晋州全境拿下后。宇文邕便下令暂缓进兵。稍作休整。

又过了两日。于翼和宇文招依旧杳无音讯。五万大军似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宇文邕心中的担忧更甚。但麾下将士对于止步不前却有各种猜测。如宇文忻。王轨。伊升等将领更是屡屡请战。誓要一鼓作气踏平晋阳。覆亡齐国。

十月中旬。天气颇是寒冷。不宜征战。士卒又已经疲惫不堪。而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又未显露出來。高纬也已经逃回了晋阳。宇文邕举便有些棋不定。不由有了再次班师回朝。东伐亡齐之事从长计议的打算。但麾下将领却多是反对。

晋州刺史梁士彦更是直接抱着宇文邕的马头。言辞恳切地道:“陛下。如今齐人四散奔走。民心动摇。早已如同惊弓之鸟。只要我们一鼓作气。一定可以一举灭亡齐国。但若是此时退兵。给予齐人喘息之机。只怕将会功亏一篑。來年再行东伐。必将费诸多代价。还望陛下三思啊。”

虽然很多人也认为如今形势不明。高纬又已经做了准备。不宜出兵。但宇文邕几经思量。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进兵并州。与高纬决一死战。

“若是放纵敌人。日后必有后患。如果你们怀疑灭亡齐国的信心。朕独身一人前往便是。”宇文邕长身而起。铿锵有力地道。

“陛下息怒。我等愿意誓死一战。荡平齐国。”众将领顿时惊骇地跪伏在地。无人再敢出言反对。

……

高纬虽然回到晋阳。但依旧有些惊慌失措。忧愁恐惧。他的性子本就懦弱。又久居深宫大院。哪里经历过真正的战阵。此番被宇文邕一路追击。早已成了惊弓之鸟。肝胆欲裂。

十月十六。高纬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如何对抗周国來势汹涌的进攻。众文武讨论半晌。最后得出结论:“减免赋税徭役。大赦天下。以此稳定民心。同时集结残兵。以晋阳为据点。在城下决一死战。拯救大齐。”

除此之外。还可以调遣高长恭。独孤永业等大将前來抗敌。但高纬却并未采取这个提议。除了他自己。这一生。他并未真正信任过任何人。尤其是他的兄弟叔伯。更是他欲除之后快的眼中钉。危难关头。他所担心的依旧是高长恭会乘机威胁他的皇位。

十月十八日。宇文邕大军开拔。奔赴并州。消息传來。高纬顿时惶恐不安。当即便欲任命高延宗镇守晋阳。而他自己则前往恒州(今山西大同)。若晋阳失守。则投靠突厥。与突厥联手共抗周国。北齐众文武一致反对。但高纬却是去意已决。

十月二十日。宇文邕集结十万大军兵临晋阳城下。城中百姓人人惶恐惊惧。战争的阴云沉沉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但在晋阳的安德王府中。一个神秘的女子却是如是对高延宗说道:“大王。您的好日子终于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