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言扫了一下弦,抬头笑着说:

“就是因为这里是香江,我更不能请嘉宾了。”

“啥意思?”张研五官扭曲到一起,眼睛只剩一条小缝。

乐言扶住张研的肩膀,把她往排练室外请:

“研姐,开完香江的这两场您就回然然那边去吧,这边不需要您费心了。”

张研不高兴的‘嘿’了一声:

“赶我走?”

死小子,真没心!

这一个月是谁忙前跑后给你筹备落地的?

没有我,之前的那些场能那么成功?!

乐言讨好的说:

“当然不是赶,是因为开完香江的这几场啊,咱们的目标就阶段性达成了!”

张研还想说话,但乐言没有给她任何机会,无情的把门关上,里面很快传出乐器的声音,显然又开始练习了。

“目标阶段性达成了?”张研自言自语的离开。

突然,她小跳了一步,转头看向身后的房门。

“这次巡回演唱会的目标是在提升曝光量和美誉度的基础上尝试着走出国门你就那么有信心自己能走出去?”

“开玩笑呢不是,然然那么努力在香江打拼了三个月才有成效,你开两场演唱会就想占住这边的市场?我看你是想屁吃!”

张研骂了两句,再次转身离开。

死小子冥顽不灵,她更加要做好演唱会前的全部准备工作.不能出任何闪失。

可不是她惯着乐言啊,这完全是看李亦然的面子!

乐言在香江个人演唱会的举办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粤语歌在内地并不属于主流,但它却是香江乐坛的主力军。

正是由于这个客观问题,内地歌手很难真正的走入香江乐坛。

别看李亦然在香江拥有海量粉丝基础,但她歌手的身份并不明显,粉丝们更多的是拿她当偶像看待。

如果李亦然能发行一张纯粤语专辑,那么她在香江的地位一定会再次攀升,但很遗憾,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她并不精通粤语。

在刘敏的介绍下,负责乐言香江演唱会申报和执行的活动公司与乐言团队接洽后,第一件想要了解的事情就是乐言是否有粤语歌曲储备。

得知乐言发行的两张专辑全是国语歌曲后,对方表达了遗憾之情

“我们会尽全力保证这次演唱会顺利落地,但依照我们的经验来看,演唱会上没有粤语歌出现很难得到批文.演唱会在香江属于社会性活动,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允许才可以举办。”

二十年前登上香江舞台的几位歌手唱的不是粤语歌,但他们是几位非常具有时代特性的摇滚歌手。

给摇滚歌手演唱会批文是受到了国际流行乐趋势的影响,现在再走这个路子很难了。

政府甚至会因为‘难得到香江民众共鸣’而拒绝报批,或者降低演出等级,从演唱会降到live面对内地艺人的表演申报,他们的手会格外的紧,这才导致近20年的演唱会空白。

但意外的是,乐言虽然没有粤语歌曲储备,但他会唱粤语歌曲.而且还不少。

“香江场的内容和内地演唱会的内容不一样,在这里,我会演唱至少一半的粤语歌曲。”乐言是这样给对方答复的。

“什么,至少一半?”对方大为震惊。

“如果不是因为有内地和其他国家粉丝到现场,我甚至可以全程安排粤语歌曲。”乐言笑着解释。

“你要唱哪些粤语歌曲?”对方再次确认。

“耳熟能详的那些,比如时代金曲、知名电视剧和电影的主题曲等,反正肯定是老百姓们会唱的。”怕对方误会,乐言再次补充,“不用担心版权问题,我们的预算充足,而且那些金曲全是我朋友唱的,他们不会收我太高版权费的。”

“这太疯狂了!但我愿意试一试!”

当活动公司代理乐言团队申请到演唱会举办批文时,他们更多的是感到紧张。

申报的曲目都太经典了乐言真的能唱好吗?

万一成了灾难现场,我们的招牌恐怕也要砸了!

和活动公司有同样担忧的不在少数。

乐言香江粉丝站的好几个粉头,在私下联系工作室,劝他们减少粤语歌的比例。

“我们理解乐言希望让当地粉丝开心,但这太冒险了香江媒体的笔锋非常犀利,唱不好他们真的会把乐言写的一无是处,保留几首最保险的,其他的曲目换回国语歌曲吧,行不行?”粉丝们哀求道。

面对这样的建议,工作室的统一回复是:

“请相信乐言的实力,拭目以待吧。”

香江演唱会没有嘉宾参与,但却得到了整个香江乐坛的关注。

乐言的那些相好们齐聚一堂,整整齐齐的坐在台下,给乐言撑足了面子。

暖场前,这些老熟人聊的都是和乐言相关的话题。

“听说这场有一半都是粤语歌!”

“是的,乐言找我买了三首歌,我给打了五折。”

“他也找我买了两首,我都没找他要钱.”

大咖们争风吃醋的一会儿,只能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没有落到好处的人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你们谁听过乐言唱粤语歌?唱的怎么样?”

大家马上噤了声。

这些到场大咖们有几位演唱过乐言写的粤语歌,但还真没听过乐言唱过粤语歌曲

等了那么十几秒钟,所有人脸色同时一紧。

原来都没人听过?

突然,灯光暗了下去,暖场的音乐响起。

在场所有关心乐言的朋友和粉丝心跟着一沉。

紧张死我了,乐言到底行不行啊?

他到底能不能唱粤语歌曲?!(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