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看着地上的一片狼藉, 顿感无力, “七弟不愿牵扯进朝堂之事, 如今连你都要走了……朕真的是要成个孤家寡人了……”
可如今又能怎么办的?嬴风先斩后奏,走了以后才来辞官。如今即便刘义隆不同意, 也不可能真的发皇榜去抓人吧?
他对地上瑟瑟发抖的内侍吩咐道:“召七皇子进宫。另外……传旨到中书省,准备明年立春后的选妃……”这场皇帝同群臣僵持许久的拉锯战,终究要以刘义隆的妥协做收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可用之人实在少之又少。若是为了保住皇长子未来的太子位, 而继续同群臣扯皮, 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实际的益处。不如就趁这次选妃, 拉拢些一心站在自己这边的家族吧。
七皇子入宫后第二日,刘宋皇帝便下旨, 封刘义季为征虏将军。由于七皇子年纪还小,这官位实际也只是个有名无实, 纯属于皇家面子上好看的官衔。可也已经向群臣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皇上是要重用这位七皇子了。
撇开南宋的混乱内局不说。拓跋焘终于在对抗大夏残军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举收复了中原地区。只是赫连定却趁乱跑了。按照战俘所说,他是在大魏攻入平凉前受人指点, 带着一队人马跑了。至于这人是谁,就皆不可考了。
赫连定这个皇帝做的时间委实短暂。其实他在自立为帝后也曾向北魏求和。只可惜拓跋焘没给他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要么就是俯首称臣, 要么就被扫荡光。
正如云道生曾经推测的, 赫连定一不做二不休, 选择跟魏军死磕到底。倘若当时赫连定真的在统万城中, 怕是有不少人都会因为他的决定丧命。
赫连定虽勇武, 无奈两军兵力相差实在悬殊。崔浩也终于解决了魏军粮草的问题。北魏大军西进时势如破竹,赫连定就是在这种几乎是碾压的战役中落荒而逃。
北魏大胜,拓跋焘心情十分的好。只是等他回到平城宫中,又觉得无聊得紧。崔浩整日忙得团团转,自然没时间陪他聊天谈心。后宫虽有盈燕这朵解语,可拓跋焘也不愿给朝臣们他一直流连后宫的印象。
思来想去,拓跋焘只能寻人来问:“国师近日可有消息传来?他不是说去灵山寻至宝,好放在城中的天师道道观中吗?怎么去了几月还不回返?”
被叫来问话的宗爱哪里知道寇谦之为什么一走几个月不回来,他只能小心赔笑道:“那灵山至宝想必没那么好取,否则不是人人都得道升仙了?国师耗时数月,足见此宝的珍稀贵重。等请回来了,在新道观里四时香火不断地供奉, 定能保佑大魏国祚绵长。”
拓跋焘闻言点点头, 也不似方才那般焦虑了, “如今中原已定,朕还要问问国师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才好。”
宗爱心中暗惊,虽然此前同大夏打仗时,寇谦之给出的几个卜算都中了。可拓跋焘竟然跳过崔浩等朝臣,要先询问寇谦之的意见。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依赖寇谦之到这个地步。
而被拓跋焘心心念念地记挂着的寇谦之,此时正准备启程返回北魏。
先发一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