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嘿!咱有利器了
有饿疯了的灾民,已经抵达隔壁县的消息。
在袁大妹归家的第二日,被小范围传播开来。
田村长来老袁家了解了具体情况,苦着脸,皱着眉头,唉声叹气回了家。
当天下午,下游村祠堂会议再次召开。
麻柳县到青县,也就不到一天功夫的距离。
没想到还有比他们更惨的,一季的谷子都颗粒无收了。
田村长思虑的比较深远:
“灾民们今天在麻柳县,明天也有可能来咱青县,来了青县,咱们下游村还能独善其身吗?”
村民一:“那咋办哩?咱都穷成这样了!也没啥可以用来打发讨口子的呀!”
村民二:“就怕这些灾民饿疯了啥事都干得出来,你们没听过‘易子而食’的故事么?人要发了疯可没啥人性可言!”
村民二的这话,让大家不安的心,愈加心惊起来。
“太吓人了,太吓人了,娃儿们可要看好了!”
“要我说”
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把田村长听得心烦意乱。
最后只得单方面拍板决定:“村里夜晚巡逻的人不能停,还要增加巡逻的人数,把小孩子玩的泥叫叫(泥做的口哨)都集中起来,有异常马上鸣哨!对了!村里拳脚最好的几个,要安排安排。”
一听他的安排,就有村民大叫:“老袁头,你家大儿媳妇呢?快把她叫来,叫来!”
没想到他的这一声高呼,得了一群当家男人的同意。
田村长只好派人把翠请到了祠堂。
“啊,那个,大头娘啊,眼下咱们是这个情况。”
田村长舔着老脸,把村里的安排都说了一番。
最后问:“你看看有没什么不妥的啊?”
翠很诧异,看来古人也不是那么古板的。
危及生命安全的时候,也不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了。
“那你们巡逻的时候,用的啥家伙事呀?”翠挑了最关心的问题问。
毕竟乡下人家,也没有啥专业砍人打架的工具。
蜀地铁矿富饶,刀具管制相对其他地区还算宽松。
据她所知,山民基本家家有弓箭,砍柴火的刀也不缺。
“我家有菜刀、锄头、砍柴刀!”
“我家有杀猪刀、斧头、锤子!”
“我家多的是削尖了的竹竿子,这个扎到肉里,也痛得很!”
“.”
好嘛,这乱七八糟的打架装备。
“村长,我觉得咱村缺点好用的工具,你让人去镇上找我家二弟,我让他帮我打了柄铁枪。”翠很诚意的给了建议。
有人习惯性的对女人有偏见,见都没见过铁枪就习惯性的反对:
“要是人家拿着刀剑来咱村,这也挡不住几下啊?谁知道这灾民里面,有没土匪啥的?”
什么是乌鸦嘴,就是说的这类人。
翠翻了一个白眼:“你要有能耐,能给咱买来这么多刀和剑也行啊!”
汉子被怼得面红耳赤,他哪有这样的能耐?
面对能杀狼的虎娘们,他们是轻不得,重不得,话也不敢接。
田村长却觉得翠的建议,很有参考意义!
第二天亲自去了镇上的铁匠铺,围观了翠的定制红缨枪。
他不过是上手拎了一下,差点就闪到了老腰。
好几十斤重啊,我的天!
一个大老爷们单手拎起来都还有些费力,根本摆弄不了啊!
最重要的是,要是把所有的红缨枪都这么重,得用多少铁,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时间,也怕来不及!
袁老二憨憨的笑,给了田村长一个两全的法子:
“如果只要铁枪头,手柄用实心木代替,重量就轻省了,价钱只要一成的!”
田村长大喜,聪明人一看这枪体结构,马上划重点。
他马上在铁匠铺下了五十柄枪头的订单,还要求做得越快越好。
袁老二喜提大订单,本月的小钱钱又能多几个。
田村长赶着牛车,帮翠把打好的铁枪送到了家。
他对翠的创意很是赞赏,告诉了她,村里准备把枪头武装到村巡逻队去。
翠为其点赞!
全家围着她的新武器打转,艳羡的看她耍了两把!
娘亲/大嫂/弟妹/儿媳妇,威武!晚上,翠在空间里给黑娃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武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