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甜头的夏洪棣,忍不住又把忠勤伯叫来宫里。
语气十分愉悦的问:“爱卿,这个学位房不错啊,京城还能再修吗?”
忠勤伯连连摇头:“陛下,东西多了就不值钱呐,咱得把东城先经营出名堂先,城里其实不必修这么多,但是,京城附近大有可为嘛!
您看,从东门拆迁出来的这些贫民,他们大多有了微薄的收入,但是,京城里再差的院子都便宜不到哪里去。
如若,京城附近有便宜点的房子可以买,他们肯定愿意把家搬到城外去!”
“就和南门外的那些安居房一样?”
“陛下,那不能的,南门的安居房哪怕只卖了一个成本价,估计这些普通百姓也是买不起的。”
“京城的穷人那么多,哪儿有地方给他们修这么多的房子呢?成本又作何?”
“臣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还需要考察看看,既然想修的房子是给这些人住的,那就把他们的购买力考虑进去,建房的地方和成本控制就是臣需要计算的了。”
夏洪棣想了一会,点头,反正只要不是亏本买卖就行。
他把话题一转:“这瓷砖的产量能跟得上吗?现在想用水泥和瓷砖修房子的可实在太多了!”
黑娃为难了,这个确实不行。
两手一摊:“还是让他们在蜀地再建多几个瓷砖坊,扩大产量吧!”
夏洪棣巴不得啊,看着订单没货卖,才是最心烦的。
水泥坊全国现在加起来也有三十五坊了。
现在三分之一用于河堤和路面的铺设,三分之一被商贾分销出去了,还剩三分之一可以让他机动使用。
他可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些水泥要用到哪些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来。
最近的粮食捐赠也搞得很不错,他一共放出了五百个科举名额出来,这不就凭白得了五百万石粮么?
不过,这也只是能缓解一下,还要看小舅子那边换粮顺利不顺利。
高怀瑜这面,在海上折腾了两个月,主要是不知道东瀛的具体位置。
走错了航线,折腾了好些时日,能最后能到达东瀛,真是菩萨保佑了。
东瀛人,见到大夏水军前来,战战兢兢,还以为大夏想把他们灭国了呢。
大夏海船驶入港口,打了大夏龙旗,他们都不敢阻拦。
快马进宫,君臣商议了半晌,还是派出了大臣前来接应高总兵。
文臣们大气都不敢出,武将们也不敢多言啊!
最厉害的武田家和木下滕家,都被大夏水军吓破了胆。
他们家族最有实力的后辈,虽然被家族钱赎了回去。
可是,败兵之将,哪有好归属可言?
自尽留个全尸,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些武人天生崇拜强者,尤其是那把大火,烧掉了他们的军魂。
东瀛现在全国加起来,兵力不足十五万。
整个国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要等他们恢复起来,可得好几年时间了。
看见东瀛带了翻译的大臣,态度十分恭敬,高怀瑜也没拿捏,拿出了皇帝的圣旨。
最后东瀛的天皇,不得不按藩属国的礼节接旨,并接待了高怀瑜一行人。
摆上了东瀛特色的国宴,好吃好喝招待着他们。
看着这些红红白白的生鱼肉,高怀瑜心里把个东瀛人骂了个遍。
虽然大夏也有人喜食鱼烩的,但是不包括有一颗蜀人胃的高总兵啊。
他们在盾鱼岛,海鲜那么鲜,也都是煮熟了再吃的。
席间,东瀛人谨慎的打探,想知道高怀瑜这次前来,有何公干。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