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牛这个在研发中心烧粉彩瓷的儿子,被胡老爹逮着薅羊毛。
加了几晚的班,把水泥大坑修得平平整整的,还在大坑上给做了棚顶遮阴。
等水泥干透后,胡老爹按照闺女的要求。
从庄子的牛棚了,挖了十筐牛粪、十筐(杂草、秸秆、枯枝落叶等腐烂而成的)黑土,倒入水泥坑内。
再在面上撒了一层细土,还用水浇透了整个粪坑。嗯,这味道确实不咋滴,也就比茅厕好上一些。
地龙这玩意还是很好寻摸的,不过半日,胡老爹就挖了近十斤,一个粪坑里投放了五斤进去。
几个小家伙从头跟到尾,好奇得不得了。
原来,地龙还可以家养的,他们对这玩意老熟悉了,钓鱼就用的地龙做鱼饵。
“家公,这个地龙多久才能长大?”五头表示好奇。
“总得两个月吧?”胡老爹不确定,他也木有养过这玩意儿啊。
“地龙人可以吃吗?”六头最关心的是这个!
“哎哟,我的傻外孙,牛屎粑粑养出来的地龙,你要吃哟?”
“啊,不吃,不吃,小六不吃牛屎粑粑!”
“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不然,地龙干在现代也算是一味中药,只是这会儿还未有用它做药用的。
翠这个甩手掌柜,还要求胡老爹养地龙的过程最好做下记录。
这法子成了,肯定要教授别人的。
搞得胡老爹没奈何,每日把亲家赵秀才拉来做文书。
赵家现在巴不得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好将功赎罪。
赵秀才只要下学后,就准时到胡家报道,养殖日记做得那一个详细。
翠对胡老爹说,就把地龙当家禽养。
不过,这个家禽吃的是屎粑粑和泥巴。
要是坑里的屎粑粑和泥巴被吃光了,就要及时续上。
还要保障坑里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和阴凉。
除了交代她爹,对养殖鸡鸭的张氏也细细的叮嘱:
“娘,养大的地龙不能直接喂鸡鸭哟,要在水里清洗一下泥土,然后放在大锅里,煮熟后再切成段喂!”
张氏莫名:“平日里,鸡鸭都不自己在土里刨食吗?这煮熟后再喂是个什么的道理?”
翠的解释是:“就跟人不能总吃生肉一个道理呗,一般人,吃生肉或者是肉没熟,吃了后是不是要拉稀的?”
“晓得了!”张氏表示,她养鸡鸭的时候会注意着的,辛苦孵化出来的,还给养死了,不心痛才怪。
“您可别给刚孵出来的吃地龙啊,怎么都得长大个七八日才能慢慢的添加,一开始最好还是吃点米糠啥的。”
“你娘都不傻,养鸡这活儿比你干得多!”
该交代的翠已经交代完了,然后,就带着一群娃娃和一大盆油炸蝗虫回京城了。
书还得好好读才行呐。
不过十日没回京城,一回来,翠就听到了满京城官员捐粮食的新闻。
好在她心里有数,倒是不着急。
从京城的捐赠开始,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比照着上官的捐赠数额,纷纷出血。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