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看到从冷却后的窑炉里,拿出来的那些陶器,抱着一个他自己做的大土钵就不撒手。又是锅!又是大黑锅!
这个锅是他亲手做的,亲眼看着烧出来的,就用河底的淤泥做的呀。
是不是他也能学会这个手艺呢?
阿曼林好想立刻把土钵带回部落去。
小眼神里满满的渴求,还作画表示他们愿意拿猎物来换。
可他们眼下还离不得他这个小翻译呢,黑娃只得承诺,等他完成翻译工作后,这些陶器他想拿多少,给他多少。
小孩儿乐得,又跳又闹,恨不得他们现在就出发。
他是看明白了:这些人稀罕,河里淘出来的那些黄疙瘩,他也不知道那些黄疙瘩有啥用?
真不怪阿曼林有此疑惑,这些黄疙瘩部落里谁没见过?
没有石头硬,看着磕磕巴巴的,很多上面都有孔,对他们一点用处都没有。
高怀瑜哪里会给阿曼林这个土著小孩儿解惑!
等黑陶出窑后,马上就带着队伍出发了。
一千多人,沿着河岸逆流往上,没有路的时候,他们只得蹚水而行。
好在河水不深,最深的也不过只到他们的大腿。
可怜的阿曼林,他矮啊!
最后只得让憨包背着前行,到天明大腿的河水,可是能到他的腰上以上位置的。
他们走得很慢,边走边看河岸上的山崖和岩石,还时不时用铲子铲除泥沙看究竟。
经常一停留就是小半日。
这一走,就走了十日。
“将军,伯爷,你们看,前面的树上好像有住人!”队伍的前方有几个斥候,发现了异象马上前来汇报。
河里的众人仰着头。
只见岸上的大树树杈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像鸟巢一般的屋子。
有些树上只有一个,那些大的树有好几个屋。
袁文杰他们都把疑问的目光投向了阿曼林,有事问向导。
阿曼林想了半天,摇头,表示不认识这个部落。
不过,黑娃他们自来熟啊,见到有陌生的部落,非得上去打招呼。
他们艰难的爬上了岸,一人拉一个,好歹把人都拉上了山。
等大伙儿站在树下,看着这上百个树屋发呆。
他们的房屋建筑点都很高。
目测最矮的大约有十米左右,最高的得有三十来米,大大小小错落有致。
大伙儿都倒吸着凉气。
这每天都得爬上爬下,老人和孩子咋整呢?
树屋里面好像留守的人不多,他们都来了好一会儿了,也没人下来同他们交涉。
袁文武拍着阿曼林的肩膀,小孩儿已经懂了他的意思。
又开始用他们特有的摩擦声,向这片树屋的主人发出了招呼声。
这总算有了反应,有一个树屋里探出来一个脑袋,同样的摩擦声响起:
“你们是哪个部落的,来我们大树部落做什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