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辣椒vs胡椒

费萨尔不停的摆手:

“大约需要一千个蚕茧,才能产生大约二钱五的蚕丝来,而天竺女人的一件纱丽,至少需要近两斤的穆加丝绸。你们算算需要多少个蚕茧?”

“太奢侈了!”

大夏老少男们儿齐齐倒抽一口冷气。

谁家要是有这么几个败家娘们,一年买一件纱丽都费劲!

翻译把大夏人的惊叹告知天竺人后,对方又笑了:

“琥珀蚕的蚕丝不但美观,还相当的结实耐用,用它做的纱丽,一件就能用到主人寿终正寝,颜色还会越洗越金黄。”

得,一辈子一件,都能做传家宝了。

丝绸商人越听越感兴趣:“咱们穿绸缎几十年,可没见过这样的,都恨不得买上几匹回去。”

物以稀为贵,他们要是能贩卖到大夏朝去,得让那些大家族捧着金子来抢购。

越想越心动!

话一问出口,就遭到了费萨尔的打击。

“买不着哟,全国一年也产不了多少斤,如今,能随心所欲穿戴穆加丝绸的,也就只有阿豪姆国王和他们的权贵官员了。”

费萨尔遗憾的表示,要是能大批量的生产,难道大食商人还能放过这样的商机么?

谁能不眼馋这等高端奢侈品?

为了征讨阿豪姆王国,德里王朝已经发兵数次,至今尚未成功。

尤其是在两国交恶后,德里王朝的老爷们,想要穿上穆加丝绸做的衣裳,就更加不易了。

谁要是能有一条穆加丝绸做的腰带,都足以炫耀多年。

还是来自东方大夏的丝绸商,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

丝绸,可比布丝滑、贵气多了!

还没把自家的商品售罄,船商们都着急忙慌的采购起天竺胡椒来。

胡椒,因为大夏朝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东南亚的中间商,能走私到大夏朝的数量比起市场来还是相当的有限。

好不容易到了大夏朝,还被沿海有实力的大家族,垄断了胡椒的所有销路。

大夏朝如今市场上流通的胡椒,大约是:三十两银一斤。

而天竺本地市场,折算成大夏货币,五两银子能买上一百斤!

若是大批量购买,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还有得谈。

船商们都乐疯了,天天都往渔村的海船上搬运胡椒。

同行的四百名水军、二十多位船匠师、上官太医等数十位大夫,见到如此高额的利润,谁能忍住不买?

要不是崔大匠一再警告众人,要大家一定要考虑海船的承重量。

估计光胡椒,就能买到沉船了。

大伙齐齐感叹:这船实在太小,不够装啊!不够装!

要是时间来得及,想恳请船匠们再造它十艘。

就连黄尚书也不能免俗,忍不住前来询问。

“伯爷,虽然德里苏丹送咱们香料里头的胡椒不少,可咱们的货船还有不少位置呐,还能再装多一些!反正价格又不贵!”

才五十文一斤,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如此这般好物,不知道几位作何打算呢?”德里苏丹心里已经势在必得,问话却是云淡风轻。

“曼妮苏丹,买再多辣椒面儿,总有吃完的时候,不知您对辣椒种子和辣椒种植的法子可有兴趣?”“天竺此地能种植辣椒?”

此辣椒的价值还用多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