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为咱们朝廷带回了金山,还给百姓们带了高产粮食哟。有了这些个,咱们的百姓以后再不闹饥荒了,咱们蜀人也再不用逃荒啦.”
老袁头的心里话实在太多啊,和祖宗们唠嗑唠了半个时辰。
袁堂伯抓住机会就同黑娃商量,想问他袁家的祠堂是否需要再大修?
毕竟,他们老袁家今年又更上一层楼了,超品一等侯啊!
满京城,比他们堂弟家门第高的,不超过一双手哟。
黑娃对翻修祠堂算不上十分的热心,他觉得有这银钱还不如让族学的多几个上学的娃来得实在。
用同样的银钱,哪怕多请几个学问高些的先生也是好的呀。
堂伯表示理解,也没有多言。
在领到黑娃许诺的一家五斤椰枣后,老村人兴高采烈的回了家。
全家齐齐整整的大年三十,三年未见了。
翠一改往年的大包大揽,她要求家里除老袁头夫妻和十岁以下的孩子,每人都要亲自做一道菜。
“家,是由我们每一个成员组成的!一人做一道拿手菜,代表着大家对这个家庭的心意,味道好不好不重要!”
“听见了没?你们大嫂这个主意妙不妙?”
“妙!”
袁老二和袁老三苦着脸,他们多少年没做过饭菜了,还能做熟么?
就连樊青菊和樊青荷姐妹俩都搓着手,死命的回忆着自己会做的拿手菜。
袁文杰和袁文武答应得很响亮。
他们有三年的海外生活经验,动手能力还真是不差,海鲜乱炖和烤肉什么的,轻松拿捏。
大厨房和小厨房从下午开始,就一通的忙活起来。
“媳妇儿,你这一招绝啊!哈哈哈,我看老二家和老三家的,当了几年夫人,估计饭都煮不熟了。”
“你二弟和三弟还不是一样!就是要他们多参与参与家务劳动”
一场水平高低不一,颜色各异的年夜菜,却是让大伙儿吃出了不同的味道来。
原来,自己做的菜,这么好吃的?
吃着,吃着,还点评起其他人做的饭菜来,说到要选出今晚除翠做的菜以外的最受欢迎菜肴来。
投票权就在老人和小孩儿们的嘴巴里。
做菜人为了自己做的菜,纷纷下场拉票。
饭厅里,气氛热闹得不像话。
老袁头还没喝酒就醉了
天顺九年,大年初一。
夏洪棣在大朝贺上,将忠勤侯等人带回的三种,亩产千斤以上的粮食,给文武百官们做了通告。
除了宣布大夏朝新增了高产粮,还宣布了今年的菊月,大夏水军会第二次出海西行。
同时,朝廷会在安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大夏朝一切海贸相关事务云云。
消息灵通些的早得了相关信息,不灵通的,第一次听闻此事都要激动得晕过去了。
今日的万岁声喊得尤其响亮。
真是新年新气象!
接连好几个利好消息,不亚于重磅炸弹,炸得好多大臣回到家中还晕乎乎的。
反应过来后,忠勤侯府就成了今年京城高门们拜年的大热门。
狡猾的忠勤侯,大年初三过完就被涂司农拉走,出差到岭南去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