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的能工巧匠不要太多了!大梨村的老袁头,就接了不少的订单。
在布没有成功织出来之前,在大夏朝还没有培养出成熟的织匠前,这些技术还得放在天子脚下。
忠勤侯他忙得前脚打后脚,听到俩大儿都是童生了,都没记得问是多少名。
可能,读书大多还是年纪小一些的好。
这次出来的名单,年纪最小的小川居然考得最好,是第八名。
袁文武第十二,袁文杰十五,小山二十五。
袁文武受了不小的刺激,终于不再轻瞧了童试。
人家京城的考生,也是卷得厉害啊。
他感觉自个这几年的伴读书读得挺扎实的,居然都没考得过小川。
学渣父母最大的优点就是:过关即可,名次不是最重要,只要自己能接受就行!
针对几个学生相对最弱的五言六韵诗,牟先生开始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
今年的仲秋,他们还需要过最后一关的院试。
亩产几千斤的粗粮,只在涂司农的奏报里见过,怎能有亲眼见识震撼?
巧月,皇庄种的马铃薯最先成熟。
忠勤侯就邀约了皇帝陛下,一起挖马铃薯去。
番茄、菜豆和西葫芦等蔬菜已经送进皇宫尝过鲜了。
番茄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
尤其是静瑶公主和五皇子。
他们每天都想吃到酸酸甜甜的新鲜番茄,把菜蔬当成果子吃了。
听说番茄加上马铃薯一起炖牛肉,才是绝佳搭配。
静瑶公主已经和父皇说了好几回,让他多挖些马铃薯回宫。
看着这不起眼的马铃薯藤,夏洪棣一挥手,皇庄里的奴才就开挖了。
黑娃亲自刨了几丛,看到马铃薯蛋大多都长到拳头大小,表示很满意。
先挖再过称。
除开被挖成两截和过小的,连续刨了五亩,平均亩产两千五百斤。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高产,可皇帝陛下已经很满意了。
这用的还不是最好的旱地,这几百亩的马铃薯,明年可种几万亩出来,再.
“留种,全留了做种,要吃也吃小个和断成两截的!”
谁有这么好的胃口,吃即将要被种满大夏朝的种粮?
呆怕牙齿痒哟!
生这会儿也勉强能吃。
加了八角、桂皮、椒,用盐水煮出来的生,吃得皇帝陛下都停不下嘴来。
生,油炒出来更酥脆,还能用来榨油,也是好东西!
还有虽然没成熟,一点都不耽误啃食的嫩玉米,被黑娃混了不少甜糯种子进来。
带着薄薄的绿壳,被煮了一大锅,清甜特有的玉米味,飘荡了老远。
“好吃,这个玉米嫩的时候更甜!爱卿,明年这些玉米能种多少亩?”
“一亩地的玉米,需要三到五斤种子,今年咱们种了一万亩左右,如果亩产产一千斤,那明年至少可以种两百万亩。三年,可供全大夏的百姓耕种。”
“好,三年,朕给你三年时间,三年,朕要看到大夏再无粮荒!”
“臣,领旨!”
君臣二人相视,开怀大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