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你可愿与老夫并肩一战

直庐。

崔元斜着身体,呼吸有些急促。

从入秋开始,崔元的身体就每况愈下。

按照御医的说法,老驸马的日子不多了,此刻最该做的是在家静养,安静的度过自己人生最后的时光。

但崔元却不肯,每日依旧来直庐当值。

他喘息着说:“东楼,那些商人被劫掠是谁的手笔?”

严世蕃眼中多了鄙夷之色,“不知。”

“那些人会望而却步吧!”崔元喜滋滋的道。

严世蕃摇头,“京师豪商刚组建了什么商会,有人替请示朝中,能否派军士随行护卫。”

奏疏就在严世蕃手中,他玩味的道:“上奏疏的是李焕。”

自从蒋庆之出海后,京师蒋系人马便以朱希忠为首。李焕作为蒋庆之的丈人,在几次蒋系和外界冲突中表现的令人瞩目。

有人说,老家伙这是在替女婿看守家业。

“蒋庆之出海,他的丈人倒是不甘寂寞。你是太常寺卿,难道就不能压制他?”崔元斜睨着严世蕃。

“那是蒋庆之的丈人!”严世蕃冷冷的道。

“是了,蒋庆之灭了倭国。灭国之功……大明开国至今,再无第二人。他一旦凯旋,那威望……”

崔元怅然,“元辅压不住他,再也压不住他!”

“咳咳咳!”严嵩进来了。

“陛下如何?”严世蕃问。

严嵩叹息,“陛下云淡风轻,好似早就知晓此战必然会大捷。”

“陛下最近越发从容了。”严世蕃蹙眉。

“蒋庆之报捷就八个字。”严嵩说:“这八个字应当是契合了陛下的心思。”

“哪八个字?”

“大明荣光,君临倭国!”

严世蕃一怔,“这倒是符合蒋庆之一贯心思,大明荣光……他一心便想让大明能布武天下。”

“另外,倭国那座银山……被证实了。”严嵩的腰背仿佛是一下就垮塌了。

崔元喃喃道:“有了银山,蒋庆之征倭之举便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倭国灭了,大明上下将会欢欣鼓舞。随后开海……

他想攻打麻六甲,老夫敢打赌,倭国只是他征伐这个世间的开端。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个大明,会是谁家天下?”

严嵩面色微冷,严世蕃呆呆坐在那里。

气氛仿佛凝固住了。

“元辅。”有人进来,“有征倭大军的书信。”

“谁?”严嵩问,来人看了崔元一眼,走过来,把书信递给严嵩。

严嵩接过,见信封上并未有字迹,便撕开信封,只是看了一眼,他就把信纸折了起来。

崔元想看,见严嵩把信纸收进信封中,便悻悻的道:“蒋庆之何时回京?”

“大约……在冬季吧!”

严嵩淡淡的道。

“冬季?”老驸马有些惆怅。

没多久,崔元便一病不起。

御医起诊治,回来禀告道:“驸马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季。”

“知道了。”道爷眸色深邃,随即令人去探视。

就在冬季的第一场雪降临之际,驸马府举哀。

崔元。

去了。

……

冬季,大军凯旋。

但回来的只是一部分。

统领大军凯旋的是次辅徐阶,随行大将是杜贺,京卫竟然只回来了一万人马。

“长威伯呢?”

道爷很重视凯旋,令严嵩打头,百官出迎。

看着少了大半的京卫,严嵩愕然。

徐阶笑道:“长威伯带着船队一路向南,说是什么……要去麻六甲看看。”

“看什么?”

“看看是否有做买卖的商机。”

蒋庆之跑了!

道爷满脸黑线。

“长威伯还带走了景王。”徐阶禀告道:“说是海外风景甚好,准备给景王寻个地方钓鱼。”

什么钓鱼,不过是为景王寻一块地盘罢了。

大婚后,按理皇子就该就藩,下面也送上了当下可供就藩的地方给道爷选择,可蒋庆之却拐带着景王出海,至今未归。

所有人都明白了,从一开始蒋庆之就没准备让景王就藩。

不,是道爷和蒋庆之。

出海!

这是道爷和蒋庆之给景王的一条新路子。

有心人在嘀咕,说这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祖制?

皇子就藩不在中原,而是海外。

蒋庆之的奏疏在朝中广为传播。

——此后皇子在海外磨砺一番后,可选一地就藩。地方不必大。

很含蓄的态度,却令宗室沸腾了。

“蒋庆之这番话的意思是说,就藩的地方是货真价实的封地,而不是驻地。”

值房里,严嵩等人在商议。

“宗室颇受鼓舞,有人上疏,愿意去海外。”赵文华郁郁不乐,“原先宗室对蒋庆之喊打喊杀,如今却反了过来。竟有人赞誉他为朱氏贴心人。”

“藩王在封地形同于坐牢,哪怕是蛮荒之地,愿意远赴海外的依旧大有人在。”严世蕃说:“宗室革新这一块,被蒋庆之拿下了。”

严嵩干咳一声,看着自己的党羽,“倭国灭,银山到手。户部上下对蒋庆之交口称赞。此次宗室倒戈,加之各地豪商都在等着出海贸易,一时间,人人夸赞新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