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行酒令
随后又打量着站在李萧羽身旁的林清若。
“我们这些人最低的都是举人,你们二人无功无名,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林清若听后火冒三丈,若不是李涵邀请他们过来,估计敲锣打鼓都请不来。
“萧羽,莫要无礼,他们两人是我请来的贵人。”
李涵瞧着萧羽在一旁肆无忌惮的羞辱林清若与李萧远,心中震惊,林清若眼里揉不得沙子,能够忍到现在已是奇迹。
萧羽这才意识到刚才有所失言,立马闭紧了嘴巴,悻悻走开。
李涵也不好在公众场合开口向他们道歉,只得眼神示意。
“李先生的才华不亚于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他只是不起功名,而且我们已经决定参加今年的乡试。”
萧羽忍不住嘲笑。
“一个乡试而已,不要说大话,每年的乡试,只要是读书人都挤破了脑袋,榜上无名的多了。”
萧雨音刚落,引得在座的文人哈哈大笑。
多少有些责怪李涵,将这种身无功名的人引来。
林清若见这些文人,只不过会两句诗就如此嚣张跋扈,心中气不过,想再次回怼,此次却被李萧远拦住。
“我虽身无功名,却也会得几句诗,不如我同在座的各位比,我赢了,你们随我处置。”
文人听见此话哈哈大笑,他穿得如此穷酸模样会得几句诗,想必也登不上大雅之堂。
“我正有此意,听说李涵府上有个教书先生,今日竟然见面,当然要比试比试。”
李涵有些难堪,若李萧远不会琴棋书画,难做的就是自己。
“李兄……这……”
李涵正打算劝阻,却被林清若打断。
“来这种地方,本就躲不过,你作为东道主只能看不能说。”
李涵有些难以为情,也只能放任。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李萧远写罢,众多文人挤在一起睹这文末的风采。
林清若只见刚才闹糟的场面,如今静若无人。
交头接耳。
“这首诗的字面是送别,可他表达时却是光阴的流逝,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说明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牵挂之人,何时归来?”
在场众人看了这首诗,对李萧远佩服之至,就连刚才嘲笑他的萧羽也不禁赞叹。
“若非亲眼所见,我实在不敢相信这首诗出自你的手笔,山中相送,日暮柴扉,相互呼应,却是一副时光流逝的盼归场面,没有送别时的依依惜别,反而有送别之后盼相聚的意思,不错,确实不错。”
萧羽看这首诗,立刻向李萧远道歉。
“小生这厢有礼,诚心道歉。”
李萧远只觉得此情此景十分舒坦。
“无论有否功名,只在于心,不在于人前,就算破衣烂衫也阻挡不了一身读书气,反之,就算中了进士,也无法摆脱一身的酸臭气。”
李萧远见这些读书人,拿着读书人的幌子到处显摆,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警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