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344章 四路进兵,北伐徐州
“平阳侯,吴三桂和洪承畴的为人天下皆知。”
“此二人非匡扶明室之人。”
“只是吴三桂已经誓师北伐,洪承畴也在云南竭力筹措粮饷,供应北伐的将士。”
“而我那氏也有大批子弟在吴三桂的北伐大军之中。”
“我若助李晋王夺取云南,那么非但会让鞑子苟活一段时间,更会置我那氏子弟于死地!”那嵩缓缓道。
他这位元江的土司一向忠心于明室。
甚至在李定国西撤整个云南彻底无望之时。
依旧在元江高举义旗,誓死抗清。
若不是孙可望举兵北伐,令天下局势陡然一变。
只怕那嵩一族已经在元江死于吴三桂之手!
忠于明室这是那嵩的志向。
西南土司之中虽然首鼠两端之辈比比皆是。
可石柱的秦良玉却满门忠烈!
石柱的马家如此,元江的那家亦是如此!
若是在三年前,那么无需李定国开口那嵩自会相助!
只是时过境迁,峰回路转。
那嵩昔日也曾在李定国迎驾入滇之时,大力支持永历。
可是正如西营一样,那嵩所经历的也太多了!
人经历的事情一旦多了,那么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改变。
尚可喜早年是大明忠臣,可是最后却变成了汉奸。
左良玉昔日是大明孝子,可是最后却变成了军阀。
徐勇、张勇二人从军之时都立下誓言,要为大明尽忠万死不悔!
可是他们二人一个为咱大清死守辰州,一个为咱大清死守平凉。
这忠倒是尽了,只不过尽的却不是大明的忠而是大清的忠!
那嵩亲眼见证的李定国的迎驾入滇,亲眼见证了李定国的交水大战。
又亲眼见证了云贵的鸡飞狗跳并于最后全盘崩溃。
要他现在冒着巨大风险相助李定国。
莫说他只是一个土司了就算是昔日交水之战相助于李定国的西营老兄弟。
又有几人还愿意站在的李定国的一边?
刘文秀如果还活着他还会帮李定国吗?
贺九仪还活着他还会帮李定国吗?
纵使现在还活着的祁三升、马宝。
若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还会再次捅孙可望这个领导的刀子吗?
李定国现在失去的不仅仅是永历。
他所失去的太多太多了。
在这里面同样也包括那嵩的忠心和支持!
那些昔日冒着身死之危相助李定国战胜孙可望的人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既然如此,那嵩现在又为何相助李定国对付吴三桂和洪承畴呢?
如果他真这样做,非但吴三桂军中的那氏子弟会悉数被杀。
就算是成功了李定国靠着云南又能如何?
是挡得住吴三桂的反扑,还是能挡住孙可望的剿灭?
李定国已经注定是失败者了。
若论利益,那嵩为何又要站在失败者的一方?
若论情怀,那嵩也为何要相助连西营老兄弟都与之离心的李定国?
自从贺九仪死后。
在李定国和吴三桂之间。
祁三升、马宝、马唯兴、杨武等人已经做出了选择。
就连西营老兄弟都如此。
那嵩一个土司又为何要冒着身死族灭之危相助他呢?
“那知府,皇上深处险境,吴三桂他日必定要对天子不利。”
“还望知府大人能够看在大明三百年正统份上相助晋王迎回天子。”靳统武不死心道。
“天子?”那嵩闻言摇了摇头。
“天子已经弃国,我又何必为他舍家?”
昔日永历在安龙云南众人不知这位天子的真容。
李定国迎驾入滇,自然靠着永历牌争取了不少人的支持。
可是现在,五年过去了就连交水大战都已经过去三年了。
永历朝廷的种种现象早已经被众人看穿。
他们不仅寒了西营将士的心。
更是寒了所有对大明抱有希望之人的心。
是呀,永历已经弃国放弃了云南所有忠于他这位大明天子的人了。
既然如此,那嵩又何必为他舍家呢?
有句话说的好,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左良玉、尚可喜之流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一腔热血?
可是在咱大明经历种种事情后,忠臣要是不想憋屈地死去就只能变得不忠了!
人总是会有尊严,总是会有脾气的。
有时候咽不下那口气那就会彻底黑化。
不要说这些人了。
孙可望孙国主昔日在张献忠死后誓死不降,那是何等的英雄?
他在前有明军后有清军的情况下。
既不降明又不降清。
硬是靠着一腔热血杀出了一条生路来。
结果在长江死地没降的人,却为了报仇降了。
尚可喜和左良玉但凡咱大明让他们少受点气二人也不至于黑化!
如今被永历和南明的衮衮诸公寒了心的忠臣那嵩被咱大明给逼得不忠了!
“那知府,您再考虑一下,要是您不相助晋王,大明三百年的江山可就完了!”靳统武继续道。
事到如今他也知道李定国的手中没牌可打了。
也只能继续用朱由榔来寄希望感化那嵩。
那嵩长叹了一口气。
“大明气数已尽,非人力所能挽回的。”
“我若相助晋王必然九族皆灭!”
“我那嵩一向忠于明室,我那氏子弟为大明江山战死的不在少数。”
“非臣负君,而是君负臣!”
“来人吧,将靳将军请下去。”
“好生招待,切勿怠慢。”
“若是他想走那就备两匹快马。”
话音刚落,几名那嵩的侍卫便上前而来。
“靳将军,请吧。”一名侍卫开口道。
靳统武见状也只得长叹了一口气,悻悻然而退。
李定国和白文选屯兵楚雄。
在云南竭力联络土司和旧部。
希望能够在这片故地共襄盛举重新打开局面。
然而无论是土司还是昔日的西营旧将都没有响应二人。
不过倒是有不少士绅和百姓迎了他这个晋王。
因为土司和西营旧人对李定国死了心。
士绅和百姓却在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压榨下忍无可忍。
拥兵的西营旧人和土司洪承畴不敢逼太急了。
但是云南的百姓甚至是士绅洪承畴却是敢往死里逼。
万般无奈之下,李定国带兵收取了楚雄一带。
但是却在大理、武定、禄丰等吴军驻守的重镇下被死死地压制在了楚雄一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