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你恶心我,我也要恶心你。

束般的恋爱的副导演是萧央,这不是什么秘密。

束下映后,束剧组几乎被挖空,也不是什么秘密。

萧央去了华艺,在网上都能查到。

12月6日,一篇关于萧央的微博小作文,登上了热搜。

这篇小作文,讲述了肖央的星路历程。

除了老男孩。

屌丝男士、束般的恋爱、小苹果、江南style,这些代表作都和李明洋密不可分。

李明洋是萧央最大的伯乐。

然而萧央却在李明洋事业刚起步的时候,背弃了自己的伯乐,转投了打压李明洋的华艺兄弟!

典型的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背刺伯乐,见利忘义,人品不行。

小作文说的很客观,而网友们就很主观了,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绪。

在舆论的引导下,萧央被塑造成了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虽然人品和作品是分开的。

李明洋是一边被黑,一边成为内地双十亿大导演,舆论糟糕透顶。

萧央跟他一比,简直是大好人。

但这篇文章对李明洋的粉丝造成了极大的坏影响。

羊毛党们分成两派,一派沉默。

一派把萧央当成白眼狼,不值得捧,后悔钱买票了。

杀人诛心!还不能还手!

萧央用了他的流量,就要承担被流量反噬的后果……

他站出来说啥都不合适……

因为他还要照顾接下来上映的其他电影。

他的粉丝都是年轻人和学生党,电影主流观影人群!

不顺着粉丝的意,这些人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干……

他在消耗自己的名气,同时也在消耗粉丝的钱包和情绪……

“李哥,这咋办啊!今天周五啊!首周末啊!都快中午了,票房还不到五百万……”萧央对着手机那头的李明洋哭诉道。

“别遇到点事,就哭哭啼啼的,不要发声,不要解释,正常宣发就行了。”

“李哥,你不拉我一把啊!”

“你可以试试电影票,抽演唱会门票。”

“额……这招你不自己用啊!”

“你觉得我有时间开演唱会吗?用吧,你刚好适合。”

“谢谢李哥,谢谢李哥,这个开演唱会应该找谁啊……”萧央擦干眼泪,笑的像个孩子。

萧央全国可飞,唱了大半年的江南style,演唱会的渠道,他是有的。

这话的潜在意思,是让李明洋指定,让他赚钱。

“你自己负责吧,演唱会挺费事的。”

李明洋挂了电话。

用电影票抽演唱会门票,这个搞票房的手法,不是李明洋首创的。

早在2007年,民光影院准备了四套价值999的刘德桦演唱会门票,在固定时间段到民光影院观看电影的观众都可参加抽奖。

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

但李明洋将这套手法对接到票补平台,形成了现象级的造势!

一举拉开了流量时代的序幕!

这个手法好是好,就是很耗时间和精力。

除非拉到大投资,否则赚不到什么钱……纯粹是回馈粉丝。

李明洋背靠在沙发上,视线从茶几上的文件,移向书柜上醒目的两个戛纳奖杯。

他现在最大的仰仗就是金棕榈塑造的无敌金身。

这个无敌金身,能持续多久呢?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一个电话,将李明洋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是张昭打来的。

“李导,你是不是和老贾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过节?”张昭问。

李明洋一听,就知道张昭帮忙说和,但老贾不接受。

乐视影业的擎天巨柱,毫无疑问就是张昭。

作为东大电影的先行者,张昭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同时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如果不是太愚忠。

在融创收购乐视前夕,把乐视影业账上最后一笔钱3亿元给老贾。

他不会被孙宏斌扫地出门,乐视影业也不会死!

内地真正懂电影圈的职业经理人并不多。

张昭算一个。

他执掌乐视期间,做出的最英明的决策就是联合光线。

光线能扛过黑夜,等到黎明,靠的也是张昭。

从这方面来说,张昭的人品真是一流了,毕竟王常田对他挺不地道的……

上市前夕,过河拆桥。

人啊!是矛盾的!

在其位,谋其政。

张昭为了乐视的利益,联合华艺,策反光线的中层,毁地网发行。

故布疑阵,干扰他的想法,做的没有错。

而且在老贾翻脸后,还主动帮忙说和,仁至义尽了……

“生意就是生意,哪有什么过节,你们联合华艺和港圈,做空光线,我都没说什么。”李明洋听到对面点烟,也给自己点了一根。

“老贾意气用事了,你现在在哪,搞个饭局,把王常田也叫来,大家好好谈谈。”张昭顿了顿说,“竞争也不一定是你死我活,也可以互利共赢。”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老贾不管啊!这就是欺负我下山了……”

“呵呵,现在后悔了吧。”

“不后悔,我不下山,这一局开不了……”

“你到底想要什么呢?就像你自己说的……一个金棕榈足够你躺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张昭突然说。

“为了梦想!”

“奥斯卡?”

“当然!”

“其实对你而言,金棕榈就够了。”

“不够,远远不够……老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好莱坞闯一闯?其他人我信不过。”

张昭笑了笑,“李导现在创作巅峰,闯荡好莱坞,并不需要任何人,好了,先这样了,你要走的时候,我去送你。”

“考虑考虑呗,春节的时候,我们好好喝一杯,好好谈谈。”

“到时候再说,哈哈。”

李明洋挂了电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寂的阴霾。

老贾不仁,那就不要怪他不义了。

……

大公司之间,公关大战、商业间谍、互挖墙脚是非常普遍的。

束有没有商业间谍?

肯定有啊!而且不少!

束从底层到中层,工资水平不低,但管的严,油水很少。

人啊!可以自私。

但不可以自私到,以为别人不自私。

束人太多了,几千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人都有。

在李明洋故意为之的情况下,很快,公司很多人知道了,李明洋很欣赏张昭,很感激张昭。

感激张昭搭建了名扬的电影工业体系框架,而这个框架正是束的影视内容制作框架。

感激张昭成立了名扬特效部门,让他知道拥有自己的特效部门的重要性。

这才有了,现在国内首屈一指的盘古特效!

李明洋很感激张昭,为此,借着张昭快过生日为由,专门发微博小作文,洋洋洒洒上百字,再配上以前名扬时期两人的九宫格合影。

束和名扬一脉相承,但束娱乐里只有很少一部分老人知道,名扬模式的创立者是张昭。

很多人对张昭的贡献并不知情。

李明洋亲自挖坟,将张昭对他的启蒙,对束的贡献,一一挑明。

李明洋的小作文在网上并没有掀出什么风浪,但在束内部和乐视内部却引起了极大的连锁反应。

束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张昭回归的信号!

而在乐视,同样也是。

包括老贾!

与张昭熟悉的人,纷纷致电,或者亲自拜访,询问他是否要离开乐视。

就连媒体记者也是闻风而动。

张昭从来没想过离开乐视,回束,因为束并不需要他。

束是内娱最另类的公司,经历过两次大规模换血,员工数量超四千人。

但核心是李明洋,李明洋在,束就在。

李明洋不在,束转头就完蛋。

一个月只是发工资就要几千万。

年底双倍工资+年终奖,工资都快破亿了。

李明洋不需要任何人,他就是束的定海神针。

与导演相比,他管理公司的才能,更可怕!

原来靠拿低保过活的束娱乐。

在李明洋下山后,每年一个亿的出海补贴被取消了。

束不仅没有乱,反而激发了潜力,产出的内容质量越来越高。

上行下效!

知行合一!

李明洋把公司当家,没有物欲需求,为梦想起航。

极富感染力的演讲能力,即便是听录音,也能感受到诚挚澎湃的感情!

太无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