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国师 老地方见
第223章 国师 老地方见
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坐落有一寺庙,叫做崇圣寺,但大理百姓都愿意都称之为天龙寺。
它背负苍山,面临洱水, 极占形胜。又因段氏历代祖先,往往避位为僧时,都是在天龙寺出家。
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
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 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只因僻处南疆,其名不彰。
是日清晨, 太阳才刚刚升起,辉映漫天,山影重重,天龙寺外,便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便见他一袭青衫,身材高大,双手负立往那一战,竟是渊渟岳峙,凝重非凡,便似怒江浪潮也卷不走他一般。
这人年纪甚轻,剑眉星目,一双眼睛如刀似剑,锋锐雪亮,好似能看到人心中去,又晶润如玉。
与眼睛相反, 他的嘴角挂着懒散,而略带疲倦的笑意, 便好似天塌下来,也满不在乎一般。
他的五官本就棱角分明,英俊无比,再有了这双眼睛,有了这种笑意,谁看了不目为之眩,神为之夺。
一袭青衫,大袖飘飘,衬得身上那种隽逸清华之气,便好似文中状元,武中至尊。
纵使贵如宰相,富中魁首,全加起来也不如他这般神气、潇洒、自信。
不错,来人正是楚靖,他《北冥神功》已得,自然也想看看《六脉神剑》,到底又是何等神妙法。
他见天龙寺建筑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心下暗赞,就是比之中原禅宗祖庭“少林寺”也不遑多让了。
他早已打定主意,准备偷偷入寺,他知道枯荣禅师性子刚烈,若是正常求经一观,无论哪种方法,都根本不可能。
鸠摩智早都替他证明过了。那么重的礼,那老倔头宁愿毁了剑经,也不妥协。
故此他也懒得再玩什么虚的,就只能来邪的了。
若是选择晚上,潜衣缩行,那也太过丢份了。
他楚靖就是做贼,也得光天化日之下,当个“明贼”,才不失身份。
楚靖心中感概万千,不及言表,遂身法展动,如鬼似魅,飘进了“天龙寺”。
他一进寺内,见里面建筑众多,他也不知该去何处寻剑经。只能制住一小沙弥,以“移魂大法”问其方丈,平时在何殿清修。
楚靖闻得方丈近段时间,都在牟尼堂修行。也不耽搁,将小沙弥点昏,让他睡够一天一夜,将其藏在一株大树之上,才去找寻牟尼堂。
楚靖轻功玄妙,在这青天白日之下,青影闪动之间,也非常人可发觉,在寺中兜兜转转好几圈,穿过一片树林,方才找到牟尼堂。
只见这几间大屋,全以松木搭成,板门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质朴,和一路所见金碧辉煌的殿堂全不相同。
他镊足无声摸到了屋外,潜运神功,一听屋内有五人,呼吸缓而轻,显然内功造诣很是不凡,各个不在段延庆之下。不时传来阵阵“哧哧”声响。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打出无形指力,摩擦引起的气流声。
不由寻思:“所料不错的话,这几人就是天龙寺的几位高僧,在修炼《六脉神剑》好抵御鸠摩智了。”
楚靖一时也有些犯难了,他自忖武功再高,一旦闯入,也没有瞬息之间,一下制住几人的把握。
那枯荣禅师性子弥辣,那剑经可不就会被立马毁坏?
这时他听得人语喧哗,身形一个起落,足底无声,仿如雁子一般轻落在侧窗下,伏下身形,潜运神功,无声无息在窗纸上戳了两个洞,伸眼向里面看去。
但见室中有五个和尚分坐五个蒲团。四僧朝向大门外,其中三僧容色枯槁,另一个壮大魁梧,年纪都在六旬左右。
东首的一个和尚身形瘦削,脸朝里壁,一动不动,也看不见他的长相,楚靖知道这人如此特立独行,想必就是枯荣大师了。
但见五人面前,都悬挂着一副图形,每人专注自己面前一图,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虚划,不时发出“嗤哧”声响。
楚靖心想:“果然是天龙四本和枯荣大师在修炼六脉神剑了”
他眼力超凡,只因枯荣大师面朝里壁,悬挂于他面前的那副画图,楚靖功用双目,凝目细看,虽然隔着有十数步远,他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那图上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就是讲述内力真气如何搬运的法门,这正是“少商剑”用法。
楚靖内功修为何等高深,任督二脉已通,真气流走全身、随心所欲,只按照图中所汇经络图,走了一圈,便觉能将真气从“少商穴”射将出去,这路少商剑法便是会了。
只是这地方不能施展,只得收气敛功。
虽然只是短短一瞬之间,这路剑法他便参详透彻,宛似熟习,天龙寺众人要是知道楚靖这等进境,非得唬得魂飞魄散。
楚靖就觉得练这六脉神剑,根本就没什么困难。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会这等废物,神功宝典放在眼前,都练不成。
殊不知他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这六脉神剑,并非真剑,纯以内力为基,乃是以一阳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
而楚靖任督二脉一通,百脉齐通,再加上数十年的精纯九阴真气,武学中最难修习、见效最慢的内功一关,对他根本不是问题。
他所参详者,不过是如何搬运内力,将它集至指上发出,而他一阳指力又已达登峰造极的一品之境,这更是天龙寺众人,终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他只需知道化剑之法,这六脉神剑,对他而言,又有什么难度?
天龙寺众人内力不足,没有一人能打通任督二脉,当然单练一剑,也颇显吃力了。
楚靖练会了少商剑,又看不到其他五副图,更是心痒难耐。
他现在更不敢轻举妄动了,那些图就悬挂在几人面前,他知道这几个和尚内功修为虽然没有到达真气境,可毁坏几幅图画的本事,还是有的。
他若强取,极易毁坏,自是屏息凝心,思寻对策。
忽地就听殿外,有小沙弥通传,大理国保定帝到了,谒见方丈。
这时面壁之僧说道:“本因,大轮明王快要到了,既是正明正好到了,你可邀他前来,也一同参详六脉神剑,多添一分把握也是好的。”
“是,师叔”一容色枯槁的老僧回声,便走了出去。
过了盏茶功夫,本因方丈引着一中年男子进了牟尼堂,这人龙行虎步,锦袍玉带,气势威严,气度着实不凡,楚靖知道这必是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了。
枯荣、本因等人对保定帝说了,吐蕃国护国法王,大轮明王鸠摩智,要来求取《六脉神剑剑经》,用来祭奠老朋友慕容博。
这是效仿吴季札墓上挂剑的遗意,几人都知鸠摩智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自必非同小可。
只因他们内力不足,也只能一人学会一剑,等鸠摩智到了,好护法保寺。
只是六脉神剑不传俗家弟子,天龙寺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修习六脉神剑之人,只得让段正明暂时剃度,等退敌后再还俗。
段正明也就同意了,枯荣亲手施展枯荣禅功为其落发剃度,赐名本尘。
本因方丈这才走在一蒲团下,取出一副图画,挂在段正明面前。让他也开始练起了六脉神剑,此人内力也是不弱,修习一脉剑气,也是不难,一会功夫就将一阳指力能化为无形剑气了。
楚靖见六脉神剑六副图,已然齐聚一处,心下忍了再忍,只觉最好等鸠摩智到了,他再来个浑水摸鱼。
这里毕竟汇集段家六大高手,若是真正动手比武,这些人也经不住自己打。
可想要在瞬息之间,从他们眼皮底下,完好无损弄走图画,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六人练功还不觉得时光流逝,直等到正午,可楚靖等了几个时辰,着实有些不耐烦了,他也不知鸠摩智,具体什么时候来。
想着不行先退走,在山下等他到了再来,便在此时,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轮明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本因本参本相本观本尘回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
枯荣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
本因方丈应道:“是!”便走了出去。
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