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渠道的,基本也有自己修真的渠道。

真正没修炼过的底层民众是进不了颛瑞楼的。比如柳升。

如果柳升能进颛瑞楼,那她基本上不会和杨昭有什么冲突。

杨昭一边翻那收徒的帖子,一边皱眉。

如果说府学收徒,看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那这些外道修士收徒,设的门槛可就太高了。

比如,最常见的门槛就是各种体质。

什么风王血脉,什么玲珑骨,那专有名词一沓一沓的,杨昭净看这些词汇,都理解不了。

还有什么灵根种类的。

杨昭还是第一次看见灵根这个词汇。

随手搜了搜才知道,所谓的灵根等级其实是个虚指,

它指的是修真者吸收灵气的效率。

效率快的灵根就好,效率慢的灵根就差。

有的功法,只有那些灵根好的人才能修炼,其余的连入门都难。

而灵根的种类指的是修炼者对于各种术法的敏感度。

有的人对水系术法学的就特别快,有的人则偏爱学火系术法。

在此界各种门派林立的时候,对这些东西东西研究不充足的他们,统一称作为灵根。

而府学这边的招收条件就宽和太多了。

府学这边有大量的师资可以去改良功法,一代一代的改良下来,出现了很多普罗大众能修炼的功法。

而外道修士这边,因为人手短缺,改良功法对他们来说难如登天。

因为改良功法很慢,导致他们收徒门槛很高,收徒门槛很高,导致他们缺少人手改良功法。

这属于逻辑闭环了。

一开始门派林立的时代,仗着修仙的信息资源把握在他们手里。

哪怕再小的门派都有资格在那些底层民众中进行万里挑一。

可是时代变了。

因为神战的缘故,由各大大门派牵头创建了朝廷和府学。

那些没眼色没眼光,还固守陈规的修真门派不愿意加入府学,怕自己被人吞并。

而随着府学一步一步的壮大,这些目光短浅的门派的生存空间自然越来越小,自然沦为了外道。

而外道门派每个徒弟都要精挑细选,才能承担起传承的重任。

可是这种天才,人家去府学不是更好吗?

但这些天才都嫌弃的外道门派,杨昭不嫌弃。

而且她敢保证国富民强,那边也不嫌弃。

毕竟府学他们因为身份原因,死活进不去。

那外道门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

修真这种东西也是一门学问,学问自然是有越多人做,这道路才走的越宽。

杨昭这段时间修炼功法,最憋屈的一件事就是没个讨论的人。

同学的地位在学问上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就算老师也有跟学生讲不通的点。

很多学问都是众多思想碰撞出来的火。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