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三元,十个秀才,一时间让山上私塾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土疙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学院,同时也被推上了风尖浪口。

宋夫子趁热打铁,直接将自己的私塾并入了白鹿书院,其中的暗箱操作就不为人知了。

如此一来,像沈玉娇和姜家荣这样没考秀才试的学子,也一跃成为了白鹿书院的学生,却又独立于白鹿书院。

他们正式分为大小班,都由宋夫子带着,作为交换,宋夫子还要给其他白鹿书院的班级上课,而他们山上私塾同样会有其他先生来教学。

又一年春暖开,正是学子们的上学季,府城异常热闹,到处能看到年轻学子的身影,与这片大地一样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

而,李书深却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带着一队铁骑北上从军。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罢了,那个少年身影单薄的骑在马背上,越走越远。

姜长安心里满是惆怅,这个搭档不在,她要很长一段时间不习惯了。

然,姜长安并没有多少悲春伤秋的时间,学业与生意将她的生活填的满满的。

山上私塾到底是乡下来的,尽管宋夫子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与城里人一对比,差距非常明显,孩子们还是怯弱的。

物质上,行为上的差异,不由的让人自卑,连沈世康也有几分不适,适应良好的,恐怕只有姜长安了。

所以,她还必须做孩子们的后盾和靠山,带他们去融入白鹿书院。

可其实还是很艰难,主要是他们私塾并入白鹿书院太过突兀,想要得到认可并不容易,被孤立在所难免。

而且宋夫子并没有招收新生,这让山上私塾原有学生的地位显得更加特别,简直像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样,反感和抗拒。

凭什么你们搞特殊?哦,都是一些无用的关系户,看不起你们不挺正常的么?

连白鹿书院的先生们也难以接受这个特例,不知道原因的他们如梗在喉,都不愿意接手山上私塾的教学。

书院里大部分人的态度不是冷漠就是嘲笑,除了十皇子和李子义几人。

这,都需要时间去磨合,哪怕白鹿书院、其实只是他们的跳板,姜长安也需要在这里沉淀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认真的去了解这个时代。

如今她有钱有势力,倒也不急于去掌控权力,而是好好的享受这学习、充实、成长自己的漫长过程。

十皇子如愿的接下了煤矿的开采,而且这事还是秘密进行的,皇帝也有意锻炼这个小儿子。

皇位的继承,虽然有嫡与长的规矩,但、这个太子是越来越霸道了,让他这个皇帝都感觉不舒服.

通过煤料,姜长安烧出了玻璃和制作出了与这个时代不一样的油漆,这两样东西让姜长安又开起了两家作坊。

有了玻璃和油漆,家具厂正式开工,主要做梳妆镜和带长镜的衣柜,姜老头和姜老二一门心思扑在家具厂里。

姜老太比较喜欢捏泥胚,一天两趟往陶瓷厂跑,也不用亲自上手,哪怕是看着,偶尔从旁提点,她也能开心一整天。

姚氏管理着后宅的衣食住行,不仅是姜家,还有山上私塾的学生,包括宋夫子他们。

姜老三和姜姑姑也在作坊里做管事,而三房的江氏还做着她的水甜汤的生意。

田姑父有了姜长安给的试题,今年同样考上了秀才,他日常除了去白鹿书院读书,还帮家具厂做雕刻,赚取家用。

姜家正式在府城安家落户,欣欣向荣。

白鹿书院建在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分内院和外院,外院是学习和活动的地方,而内院是寄宿学子的住宿和先生以及家属的家。

住在府城的学子,一般都由家里接送,早出晚归,中午一餐则在书院解决,这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很多寒门学子都自带了午餐,简单的馒头,饼子什么,能放的住的食物。

但夏天天热,早上刚做好的馒头被捂着,等中午打开来吃的时候已经有怪味了。

而冬天冷,再加上吃冷食,这一整天的身体都不会好过。

中午用餐时分,三三两两的学子抱团吃饭,大饭堂的伙食实在很一般,稍有条件的人家都会送来私食。

但姜长安与山上私塾的学生都在大饭堂吃饭,他们都是农家出来的,没必要养的那船娇贵。

没看到还有大把吃不上热乎饭菜的学子吗?

这就导致了十皇几人跟着他们一起吃大锅饭,一伙人直接坐在草地上干饭,这种粗野的做法,让书院里很多人直接不能。

太没规矩,怎么就不能像寒门学子那样,不是躲到角落里偷偷的吃,就是回宿舍吃。

而这伙没脸没皮的人,天天搞的跟野炊似的。

“这饭菜其实也没那么难吃嘛,吃着吃着就习惯了,还有种书院的味道。”康钰陪十皇子走南闯北,也是吃过苦的,接受能力强,吃的津津有味的。

“书院不想坏了招牌,特别请的大厨子烧的饭菜,味道当然不错。”但毕竟是大锅菜,与家里的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李子义吃的不多,先吊着命,晚上回去再湖吃海喝。

“其实大部分都是素菜,成本应该很低吧?收费是不是高了些?”按月收的伙食费,好几百文呢,很多学子却也吃不起。

“这个素菜是不贵,但配方、配料难得,而且书院收费重点在米饭和馒头这些主食上。”这个事,沈世康特别去了解过。

每份饭菜都是特定的量,正好合适一个成年男子的饭量,那样收费其实不算贵。

而他们是小孩子,每次打的饭菜量直接少一半,所以显贵了。

“读书真烧钱,云廷有没有什么想法?”温饱都困难,谁还有心情去努力读书啊,他们大嵩朝难道不需要人才吗?姜长安思索着该怎么办。

十皇子吃饭的手一顿,等咽下嘴里的食物后才缓缓说道,“你想帮那些寒门学子免费就餐?”

“对啊,如果害怕浪费,可以限制时间多少年,多少量。”总不可能养个秀才一辈子吧?也不可能让人打包几份回家。

“这种事,不管是直接给钱或者主持,我其实都好操作。”明晃晃的在收揽人心,他爹会嘎了他脑袋。

“那就多拉些赞助好了,为朝廷培养人才,商户们为书院做点贡献怎么了?”姜长安已经想到了自己的材料商,是时候出钱出力了。

“可以,只要煤矿一直在开采,我就有办法调出银钱,定期送给去书院。”有一点姜长安说的没错,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还是会回报到他们赵家,想来父皇一定会同意的。

如此,书院伙食费的大头就有了,姜长安又联系了孙家、李家等等一些商户捐款,第一波筹上来的资金足够白鹿书院两年的伙食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