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凤仙郡悟空求雨

三藏一行,别了樵夫,下了银雾山,奔向大路。

又走了不知多少时日,得见一城池。

三藏道:“既是城池,想来我们已到天竺国界,我们快些赶路,天黑前到那城池歇脚。”

八戒闻言,不觉脚步加快,说:“要我说,我们早就该歇歇了,我老猪,肚囊都饿坏了。”

悟空上去就是一巴掌:“你这呆子,好生开你的路,莫要在此抱怨,等下到了城里,肯定让你吃饱。”

不多时,师徒一行来到城外。三藏下马,走进三层门里。

这城池,不似以往所见,民事荒凉异常,街衢冷落。四人顺街行走,行人也不似以往,不知躲避。城中巡视,见而不语,全然没有接待之意。

最后还是八戒露出真容,吼了两嗓子,那些人才知道让出路来。

三藏适才出面询问此方何处,一官人说道:“此处乃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连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

悟空闻言,这算是专业对口了,忙问榜文何在。官员说榜文在此,只是在打扫廊檐,还没张贴出来。接着,官员将榜文展开,挂于檐下。

四人上前查看,只见上门写道:“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兹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祷雨救民,恩当重报。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须至榜者。”

这下他们也算是知道为什么刚刚路上行人不知躲避,多半是已无精神顾及其他,只是行尸走肉。

三藏看着榜文,又四下瞧了瞧,心知此事可大可小,就看上边那位心情了,于是嘱咐悟空:“徒儿啊,师父深知你本事强大,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如今这求雨一事,对你来说易如反掌,为师还是想嘱咐你一句,西行路上没小事。”

又说道:“为师知你心正,亦喜显摆本领,如今此地急需甘霖,你且想办法救上一救此地百姓,也是功德无量。”

悟空当即答应下来,并对那官员说:“你且去告诉你家老爷,俺老孙便能求雨。”

那官员赶忙差人回郡中禀报。

没多久,那郡侯步行至市口,以礼敦请。郡侯见到三藏后,不怕徒弟们相貌丑恶,当街心倒身下拜道:“下官乃凤仙郡郡侯上官氏,熏沐拜请老师祈雨救民。望师大舍慈悲,运神功,拔济拔济!”

礼数那是相当到位。

三藏答礼,并说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希望寻一寺观,也好求雨。郡侯说可随他到府中一叙。四人遂牵马挑担,来到府中。

来了肯定是先吃饭,八戒这如饿虎吞食般,唬得那些捧盘的胆战心惊,生怕八戒把他们当作吃食一同吞下。

斋毕,三藏开始打探消息,问郡侯此地干旱多长时间了。郡侯一阵哭诉:“敝地大邦天竺国,凤仙外郡吾司牧。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下官出榜遍求贤,幸遇真僧来我国。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悟空心喜,沙僧心惊。

悟空笑着说:“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郡侯赶忙请悟空上坐,低头叩拜,万请悟空施法求雨。

不再多说废话,悟空当即让郡侯照管好三藏,自己安排八戒和沙僧给自己护法,他要施法唤来龙王。

悟空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很快便看到乌云东起,随后落在堂前,来者正是东海龙王敖广,敖广收了云脚,化作人形,对悟空施礼。悟空上来便问这凤仙郡来年干旱,为何不来此下雨。

龙王也是老油条了,赶紧推卸责任,这么大的锅,他可背不起,忙说自己就是搬砖的,至于在哪搬砖,搬多少砖,这不是他决定的,都要上级领导批准才行。

悟空知道龙王说的都是实话,也在理,先前泾河龙王因为下雨误时被砍了脑袋,想来这龙王也不敢说谎。于是放龙王离开了,来到三藏身前,将刚刚龙王的话转告一遍,后说自己要上天宫走一遭,不然这雨是下不了分毫。

待悟空走后,沙僧瓮声瓮气地对三藏说:“师父,这里面肯定有其他什么事惹到上边那位了,不然也不会让此地大旱三年,生灵涂炭。”

三藏瞧着天上,道:“你说的基本全对,只是不知道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让上位如此震怒。”其实三藏心里还有话没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惹怒上位了,还牵扯了道统之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